尹才忠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傳統會計行業發生了本質性變化,隨著對會計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使得學校會計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此種形勢下,學校必須追隨時代發展潮流,加快會計專業教育變革步伐,將社會人才需求作為基本導向,側重于學生的差異化需要,優化與創新教學理念、方法,建立科學、有效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滿社會對會計人才的實際需要。
一、以人才需求作為導向,確定多元化會計人才培養目標
現階段,社會的發展呈現多元化,所以會計教學必須突破傳統專業的束縛,設置“大會計”專業,然后以“大會計”作為根基進行適當的延伸,比如會計、財務以及審計等,制定多元化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此同時,還應該融入信息化概念,不再局限于企業性質的會計人才培養范疇,更應朝向政府會計、國際會計與審計等社會所需求的領域發展,實時把握社會對于會計人才需求的變化,更新與調整會計人才培養目標。
二、以信息化為切入點,優化與創新教學方式
新時代下,會計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絕大多數企業已經完成了會計信息化建設,其中一些大企業正在朝向財務共享發展。此種形勢下,會計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優化與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積極摸索與探究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在運用案例教學方法、情境模擬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如構建“互聯網+課堂”的教學模式,引入教學APP等,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思考能力。豐富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從而為學生社會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三、以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作為基準,重構課程內容體制
結合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建構課程體制,科學分配基礎課、專業課、理論課、實踐課以及選必修課的教學比例,打造結構層次清晰、基礎知識扎實、特色鮮明的會計課程內容體制。與此同時,也要創新實驗教學體制,打造“課程實驗+綜合實驗+校內外實訓”的立體式實驗課程內容體制,針對識記性知識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減少,針對分析性與實踐性知識,也要按照實際需求進行適當的增加,全方面貫徹“大會計”核心理念。此外,還需要在課程體制中合理的融入ACCA、CGA等。
四、以用人單位作為主體,打造實驗實踐教學體制
為了能夠實現以人才需求作為導向的會計人才培養基本目標,就必須實時優化實驗教學體制。從本質上分析,進行實驗實踐教學就是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崗位要求,所以需要更多的用人單位參與到實驗實踐教學體制的建立。其中,校內組織基礎實驗、專項實驗以及綜合實踐,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技能,提高專業素養,實現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也要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協同合作,一起創建校外實訓基地,全方面培養與提高學生會計實踐綜合能力,有效彌補校內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也為學生營造一個職業化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把所學會計知識在實踐之中得以應用。
五、以提高實踐能力為主,側重于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高水平、高能力、高素養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會計專業教學變革的基本性前提,所以需要引入與培養兼具計算機技術、會計知識的“雙師型”教師隊伍?,F階段,許多學校教師都是“雙高型”教師,也就是高學歷與高職稱,然而兼具理論性、實踐性、經驗性的“雙師型”教師卻比較少。若是教師不具備會計實踐經驗,那么所開展的會計教學活動勢必會和社會人才需求相脫離。為此,以人才需求為導向的會計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必須從培育專業領路人、培育骨干教師、培育專業教師、引入兼職教師角度著手,制定長效、科學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鼓勵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學習與調研,或者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兼職,同時也要引入企事業單位優秀職員到校兼職教師,從而促進會計教學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緊密互動,形成一支有經驗、有能力、有素養、有水平的綜合性立體式教師隊伍。
六、結語
綜上所述,以人才需求作為基本導向的會計專業教學變革,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需要廣大教師進一步探索,不斷的完善會計專業教學,從而為社會培育出優秀的會計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