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停停 張月雯 張博 李秀麗
【摘要】隨著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的大爆炸,計算機、智能手機等在城市和鄉鎮都均已普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如手機支付、網購、網上銀行、網上理財和網絡社交等。通過互聯網技術來發展農業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和商業價值。農村電子商務逐漸成為打開農村市場這一藍海的關鍵鑰匙,農村電子商務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為農產品真正的走出去打開了大門,實現線上線下兩個平臺,真正的解決農產品市場問題,增加農民的經濟收益,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介紹農村電子商務的現狀,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三部分,了解我國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的現狀,通過分析研究找到一條適合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道路,同時也對解決三農問題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 現狀 問題 對策
一、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現狀
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目前來看農村電子商務整體還是發展不錯的,借助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農村的市場逐步打開。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實現了一系列的電子商務生態環境,發展形式還是整體較好的,例如河北省清河縣根據自身地方特色,把羊絨產品加工集聚地通過電子商務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的參與主體越來越多,由原來的農村農民網商為主體逐步拓展到政府力量引導“阿里”、“京東”、“蘇寧”、“供銷社”、“郵政”及地方平臺服務商共同參與的生態電子商務模式。可以看出我國電子商務總體發展較好,但部分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電子商務的物流仍然是由郵局負責的,電子商務服務主體較單一由于物流運輸成本和交通基礎設施的限制。目前我國存在很多的電子商務模式,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四種模式,我國目前最具有特色的四種電子商務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牽頭,建立當地的信息化平臺,農民通過信息化平臺了解市場信息、產品交易、轉賬支付等;二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農民們自發組織形成的產業集聚聯盟,典型的例子就是沙集鎮淘寶村模式;三是借助知名平臺,如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四是自建平臺,這種主要是當地農業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商務運營模式下我國目前有的地區還是發展較緩慢的,有的地區特色產品豐富,但缺少平臺推廣,加之物流問題、電子商務操作、網絡設施、網絡銷售平臺等問題導致一些地區還處于電子商務空白階段。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總體發展較好,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了就業。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是基礎設施問題。基礎設施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尤其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缺乏力度,基礎設施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農村互聯網發展水平較低,就算有的地區有,但是也不是全面的,不完全,第二是缺乏電商專業人才。缺乏專業的電商人才,農民由于文化素質水平較低,對電商不了解,手機多用于娛樂、購物等,對電商信任度低。第三是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發育不健全。商務活動主體較單一,單純停留在買賣東西層面,關于旅游、特色農產品等缺乏,在綜合服務功能也欠缺,如充值、繳費、信用貸款等都是較少的;農業信息平臺出現斷層現象;第四是物流配送問題。例如村里買東西就比較麻煩,從省里到市里再到縣里就結束了物流的配送了,農村電子商務存在著一定的物流問題,物流沒有形成體系,沒有形成模式。第五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農產品生產主體觀念保守。由于文化素質較低,對電子商務不了解,自然對電子商務不信任,不敢接觸;第六是市場問題。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是農民做電子商務真正的需求不是買進來,而是賣出去,另外還有地區間發展不均衡,東部多,西部少的現象也阻礙農村電商發展市場問題,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欠發達,因為農產品多為不易保存的自身特點,不加工的話,只能使得農產品多為原始初產品,沒有附加值,同樣也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使得目前農村電商還是面臨挺嚴峻的挑戰的。
三、對策建議
面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一系列問題,不同的學者也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建議。本人認為在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方面的問題,要創新農村電子商務下鄉配送模式,“最后一公里”模式,另外建立快遞代領網點,如小賣部、學校都可以作為代領點;同時建議培育農村電子商務配送主體,如各大快遞發展快遞進村模式。在電子商務市場方面,建議要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尤其是縣鄉要積極的支持和主導,引導農民參與其中,同時提高農業網站的利用效率,傳遞農產品市場信息,建立兩種供應鏈模式,一是農戶-政府-農產品需求部門,政府建立農業信息網,將農民和企業連接起來,網上銀行實現資金的即時轉結;二是農業生產企業-農產品需求企業+個人需求者,企業建立平臺實現電子商務交易。在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方面,要著重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對內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對外引進專業青年人才,同時也要加強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以,加強市場監督,嚴厲打擊電子商務犯罪等行為。在農產品生產主體方面,建立當地的農村電子商務孵化園,打破融資難的困境,給予稅收、場地租賃以及倉儲物流一定的資金支持,同時統一建立農村電商服務中心。
四、總結
農村經濟要發展起來,就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增加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就要求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解決了農產品質量和安全之外就是如何走出去,而農村電子商務就扮演著如何把農產品賣出去的角色,加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是一片藍海,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國農村電商整體發展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對處理好三農問題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薇.城鄉融合視野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成本變化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8.
[2]張虹.農產品電子商務問題與模式分析[J].江蘇商論,2018.
[3]范林榜.農村電子商務快遞下鄉配送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