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小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開展的語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需要將中華傳統文化同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融合,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先進的并且賦予特色傳統文化,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下面我們就小學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和其他階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該階段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至關重要,同時在語文的學習中閱讀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那么我們要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傳統文化對于塑造小學生的人格和思想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閱讀教學中,更好的促進小學生今后的成長。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1 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記憶力較強,那么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為學生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的教師要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分析他們的心理發展規律,選擇適合于小學生學習的傳統文化知識,通過這樣的融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這樣的融合也恰好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更容易讓小學生所接受。
1.2 符合語文閱讀教學需求
在我們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閱讀教學中時我們首先要明確傳統文化融合的意義,能夠通過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到漢字文化的魅力,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中建立起愛國精神,提升學生的思想。并且在閱讀中有很多的環節都是可以滲透傳統文化的,通過滲透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文章的中心,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閱讀獲得自身情感的豐富和思想的升華,因此傳統文化的滲透也是當前閱讀教學的必然要求。
2 基于中華傳統文化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1 借助吟詠誦讀,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
誦讀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通過誦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從中受到啟發,與作者產生一定的共鳴。隨著目前的新課改的落實,我們的語文教材也發生了一定的改革,增加了很多的古文內容,而這些內容如果通過反復的吟詠和朗誦,則能夠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在對這些文章進行吟誦中我們需要保證學生能夠讀準字音,做到字正腔圓,同時能夠掌握停頓和聲調的節奏,讀出文章的情感。經過長時間的吟誦和學習,學生便能夠達到通過吟誦便能夠體會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例如我們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三首古詩時,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吟誦中能夠體會到文章中那些傳神的語言,讓學生從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中體會到作者革新的思想,能夠通過遍插茱萸少一人中體會到作者的思鄉心切,能夠從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體會到詩人如何擺脫迷亂的心境。在進行吟詠誦讀的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示范讀、交替讀、分組讀等方式來進行。
2.2 立足文本,進行拓展延伸
在我們目前的語文教學中課本是我們主要的依據,在部編版教材中很多的內容都蘊含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它涉及到了禮儀、風俗、音樂等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傳統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從這些具體的篇目入手,和學生一起去領略那些傳統的文化內容,讓學生的傳統文化基底得到牢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同時我們教師也要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進行更廣泛的閱讀,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傳統文化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三年級第三單元綜合學習部分時,我們會涉及到中華傳統節日的學習,這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閱讀材料來學習,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閱讀材料更深刻的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
2.3 建構閱讀專題,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不能夠僅僅依靠課本中的內容。傳統文化它滲透在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現在過的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其中也蘊含了我們對于屈原的一種懷想,是對他的愛國精神的弘揚,所以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同閱讀教學的融合并不僅僅是依靠一篇文章來展開的,我們應該將一些傳統文化的思想作為專題,開展專題式的閱讀學習,這對于研究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加深遠的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
還是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第三單元為例,該單元講的內容都和傳統節日有關,為此我們教師就可以以傳統節日作為主題開展一次閱讀活動,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的內容在課堂中學習和交流,以此達到教學的目的。
3 結語
總之,傳統文化和閱讀教學的融合勢在必行,我們需要繼續探索出好的辦法,更好的促進兩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萬可.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孝文化教育的研究——以揚州市W小學為例[D].揚州大學,2017.
[2] 楊愛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歷史知識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3] 張長玉.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課例分析[J].赤子,2018(11).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