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師開展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樹立創新意識,結合課堂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學情,通過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培養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和合作意識,能夠幫助我們在創新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技巧方面有效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理解;合作探究學習;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作為高中生,應當重視并自覺總結如何在語文課堂和試卷閱讀訓練中掌握更多閱讀思維技巧,并且如何結合閱讀材料將這些技巧靈活運用,巧妙變換,實際應用到各種閱讀材料的處理中。學習主體在校學習時的各種閱讀訓練中,應當學會通過攜手合作的方式,利用每個人在閱讀過程中迸發出的不同的語言思維,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斷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使學習主體的思維在閱讀過程中高速運轉起來。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十分值得在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和學習主體學習中推廣開來。
一、在高中語文閱讀授課中應用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理論和現實根據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組內合作討論閱讀文本,能夠互相探討文本內容,從不同的思想碰撞中得到新的啟發,從而實現閱讀情景的目標。因此,小組成員必須相互溝通以期促成本組達成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而且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和贊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做到自己的最好,努力實現最優的小組目標,才能實現小組成員各自的目標。學習主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承擔和負責更多的學習任務,學習主體可以自覺意識到,自己屬于主動學習者的性質,將自身的學習潛力激發,明確學習目標的達成和學習過程的實現,是必須在特定的教學和學習情境中,借助班級教師的指導和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協作完成閱讀活動和學習任務。在學生協調合作的過程中,構建學生新的知識體系和方式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
學習主體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學會解讀與反思,修改與被修改,并且養成一定的學習探究精神。閱讀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教師備課過程中也是比較注重的一個方面。在核心素質培養的要求下,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閱讀的淺層需求上,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內在的文本意境。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科學設置閱讀形式,充分利用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和分析建議,從而形成自我的認知體系。它的作用不只是輔助學習主體掌握閱讀的要領和步驟,進一步有效的作用是幫助學習主體自身的閱讀修養的提高,自行閱讀能力的提高,科學的閱讀習慣的習得。閱讀教學最終使學習主體吸收大量的科學文化素養,對于理解水平、大腦運轉、文字整理和編排水平大有裨益,很能培養學生美育水平。在語文素質培養下,語文教學要同時體現交際作用和文化作用,其教學標準中的具體教學目標讓學習主體探索高中語文閱讀的學習方法,主動尋找相比之下更為創新科學的學習技巧。合作探究性學習是眾多閱讀教學方法中科學的、重要的教學方法。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運用合作學習的基本原則
(一)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性相統一原則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自身的中心地位,讓學生在自由闡釋個人見解的基礎上實現語文閱讀目的。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讓學生高度參與閱讀活動過程,實現真正的課堂深度參與,在課堂中暢所欲言的進行思考發言。在此期間,體現教師水平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由于學習主體語文學習程度和水平不同,在探究閱讀和指導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類型的矛盾沖突,遇到問題時就要依靠授課者的科學指導和點撥修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在探究語文閱讀的問題時,由于小組合作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閱讀的效果遠高于教師傳授的效果,這也符合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根本要求。針對閱讀材料內容上,教師要專注于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其他方面要注意擴大知識面。在這種學習形式下,要使學生主體與教師引導相統一,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
(二)小組合作閱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
在授課者指導展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將小組合作的形式與帶著問題解決問題閱讀二者相互貫通,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問題的研究角度,講授如何科學系統的解決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要教會學生如何從閱讀材料中梳理出完整的框架,在這些步驟的基礎上完成小組合作學習。在這種形式下的學習方法中,疑惑和問題的提出,是閱讀前必須進行的關鍵。首先,在疑惑和問題的驅動下閱讀。問題作為融會貫通的線索,發揮著激發學習動機的作用;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新的問題,促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
(三)評價學習過程大于考查學習結果的原則
針對教學,結果和過程都是需要考查和評價的對象。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在課上監督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具體教學目標,并且及時總結每節課的教學評價和教學反饋意見,從而能夠及時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節課的評價,不能單看教學效果,還要看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達到什么程度,學科知識儲備多少。
三、小組合作學習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合作學習有利于制造整體良好閱讀氛圍
高中語文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由表面通讀到深入分析、探究才可以完成閱讀。對閱讀能力的考查要求學習主體既能夠理解中心思想,也能夠在閱讀之后完成配套的課后習題或者試卷習題。對于學習主體,完成試題的思考過程需要組織語言,詞能達意。想確保高正確率地完成閱讀過程和學習任務,平靜的心態和靜謐的環境是必備的條件,上述條件就能夠幫助同學們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完成思考和思維運轉的過程。在小組案例分析的合作學習中,學生在共同目標的促動下,團結合作一起完成,熱鬧地討論疑惑,主動地解決問題,以往閱讀文本過程中的散漫和不專注都不見了,良好的閱讀形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悄然形成。因此,同學們的習得效果和語言運用能力就能夠進步。
(二)合作學習促進小組成員閱讀水平整體進步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習主體水平參差不齊,分數基礎和閱讀水平不同,在閱讀進程上會出現不一致這個常見問題。各個小組之間友好合作,相互磨合,小組就會出現相互進步、整體提高的理想情況。語文基礎再好、成績再優秀的同學也不可能在閱讀過程中沒有疑惑和問題。基礎差、成績一般的同學也會偶爾在合作過程中出現表述獨到見解的情況。各位成員在對閱讀問題的答案完善和整理后,每位成員都會在不同角度上得到進步和發展。取百家之長來補全自己的短處,通過這種方式的共同學習,才能達到上述的學習效果。
(三)合作學習促進我們確立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和學習方式下,學習主體往往只能自行思考答案,自己解決閱讀中產生的疑惑,可能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展開、討論、思考,教師為了教學進度就給出了統一的見解和答案,學習主體在課堂上來不及反應,課堂時間僅僅支撐學習主體將答案詳細地抄寫到課本上。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這種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得學生題目做了不少,但是個性和創造性沒有得到尊重,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因為,學習主體沒有真正參與、體會到答案的生成過程,沒有思維運轉的長度、廣度、深度。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習主體真正體會到自己的主體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暢談自己的想法并渴望得到組員的認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相關文件再次強調了語文學習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習主體的主體地位,而合作學習恰好能夠讓學習主體們在學習過程中轉化到主體地位,思考問題組織答案具有本我性、獨特性,每位同學都能夠在閱讀中,體驗到學習與合作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何強生.語文探究性學習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薛東波,1977年生,安徽合肥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