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們教師的神圣職責。后進生意志薄弱,一經挫折,往往會消沉不振,或自暴自棄。中學各個年級都會有這樣的學生,教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才能整體提高全班學生的素質,有效推行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級中學;班級管理;后進生;轉化策略
“后進生”又稱“差生”或者“雙差生”,即學習成績差,操行品德又很差,甚至影響到別的同學,進而對整個班級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這些學生受到歧視,受到排斥。其實,好與差并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的,但如何使“后進生”盡快得到轉化,發揮其潛在的智能和特長,縮小與中等生(或優生)之間的差距,達到“后進生”轉化的最佳效果,則是我們教師一起追求、探討的課題。
一、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造成后進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因對思想教育不重視,心中沒有樹立遠大理想,乏主人翁的迫切感和責任感,看不到社會發展與科學進步與今天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
(二)因學習基礎差,產生自卑感,對學生習缺乏信心。
(三)因個別學生家長目光短淺,學生學習好壞無所謂,片面看待社會問題,無意識地灌輸金錢價值觀,家長的這種糊涂認識和社會信息中的消極因素,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因個別學生患有某種疾病,智力開發緩慢,學習起來很吃力。
(五)因個別教育者沒有認真落實素質教育政策,不能面對全體學生,只注重優秀生的培養,忽視了后進生的轉化,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而厭學。凡此種種,不利于后進生走出誤區。
二、摸透情況,對癥下藥
班里有一位學生來校時,原來學習基礎較好,后來天兩頭請假,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從此一蹶不振。經了解父親出了車禍癱瘓在床,母親有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所以經常缺課打工,以減輕家庭負擔。這一事件對其他同學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我通過同這位同學的談心,告訴他一個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為將來做打算等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在生話上給予關心幫助,在學習上給予課余輔導,使他深受感動,以后努力學習,成績上升很快。
三、給予“后進生”充分信任和重視,是轉化“后進生”的基石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希望老師公平地對待自己,盼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重視,“后進生”更是如此。這種期盼是老師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有利條件,而這種期盼易被我們教師所忽視。在工作中,我堅信所有的學生都能成才”,積極為“后進生”創造條件,讓后進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課堂上多提問“后進生”,讓“后進生”多發言,當他即使只回答出一點,我都帶動全班同學,鼓掌激勵;多用親切和期盼的目光注視“后進生”,讓“后進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班級管理,這不僅體現了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和重視,而且還鍛煉了他們的能力。經過實踐發現,在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過程中,他們熱情高、肯吃苦,只要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就能圓滿完成;所教學科作業,我指定由“后進生”收發;課堂上經常讓“后進生”協助我做好演示實驗等等,用這一件件平凡小事,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信任和重視,真正體會到集體的溫暖。這樣便消除了他們心中的壓抑感,使他們能抬起頭來走路,心中充滿陽光,擁有強烈的上進心和學習欲望。
四、發據閃光點,激發自尊心
在后進生的身上,自卑感和自尊心是同時存在的。先講自尊心。他們尊重自己,不允許別人瞧不起侮辱自已,生怕別人揭他們的“傷疤”,這是最要緊的一點,有的后進生在學校學習等方面落后,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某些方面卻“趕時髦”,穿著奇特、招搖過市或者當中出一些洋相,這樣來達到引起別人重視的目的。這種表現在我的方式雖然比較低級,但精神可貴。歡再說自卑感,由于他們所處的環境有許多和優秀生相反,加之壞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因而往往產生自己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如果老師和同學冤枉了他們,這種心情將會更加突出,心里矛盾到了極點,反而棄學一走了之。作為強調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設法提高他們的自尊水平,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因為只有在自尊心較強的情況下,才有較高的抱負,才能把自己與素質好的同學相比,從而激發自己積極向上。
怎樣提高后進生的自尊心,消除自卑感呢?我認為重要的一點是實事求是地看待他們,對他們的錯誤不能夸大,更不能諷刺挖苦或憑印象妄加評說。“死不改”、“沒救了”一類語言更不能出自老師之口。在各種活動中,平等對待更需親近,發現他們有一點進步及閃光之處,哪怕是極微小的,要充分肯定,給以鼓勵。在上學期,我讓一名后進生發新作業本,其中有一本有點破面,沒注意發給了一個女同學,那位女同學有些意見,這個后進生結果把自己的作業本給了那個同學,自已卻無怨言地留下了那個破面本子。看到此情景,我當場表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通過這樣做,使該生產生了“我也有優點”的心理,從而為提高自尊水平,消除自卑心理鋪平了道路。
五、創設愉快氛圍,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
愉悅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它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激活智力活動,鞏固所學知識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利用愉悅的氣氛來感染學生,
激發后進生的興趣。比如,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學具,盡量讓學生眼看、耳聽、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協同活動,這樣就容易把一些抽象的教學知識變為學生自己的感受形式量現出來,使后進生經過努力也能掌握知識,創設愉悅氛圍,還要求教師把微笑帶進課堂,用親切慈祥的目光覆蓋全班同學,用真誠的愛心感染學生。
六、給學生傾注無私的愛
后進的學生由于他們的缺點,毛病較多,人們比較討厭他們。有的后進生就是因為在家里得不到溫暖,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歧視,同學的嘲諷,而不努力學習。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正確對待后進生,并以高度的責任心幫助教育他們。要以真誠的愛生之情,去激起后進生情感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要以心靈的溫暖,健康的情感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要用甘甜的雨露去洗滌精神的污染,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棄舊圖新。對后進生不是厭棄而是教育;不是疏遠,而是親近;不是怨恨,而是關心;不是諷刺挖苦,而是熱情幫助。我們要給后進生傾注無私的慈愛,用愛去感化學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七、創造良好的班風環境和積極的學習氣氛
在對后進生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教育,教育其他學生不驕傲、不自滿、不歧視后進生,而在生活上、學習上熱心主動地關心后進生,使后進生感到班集體的溫暖,改善他們的消極情緒,增強他們生活的信心,同時教育學生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尤其當后進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多加鼓勵,耐心地和同學們一起研究,分析幫助他們戰勝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也要及時予以表揚,進一步增強他們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八、注意教師課堂用語及作業評語
對于差生來說,他們一般是基礎沒有打好所以導致成績下降,鑒于這種情況,我采取“吃小灶”的方法,課下不對他們做嚴格要求,優等生能完成10道題,我就讓他們做8道,甚至5道,并先為他們補基礎知識,然后再一步步加深,并對進步快的同學鼓勵。課上,精心設計提問,向他們提問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答對后多給予表揚,如:“你說得好極了,你答得真棒。”如果答錯了,我們
也不能冷嘲熱諷,應該安慰他們,下次努力,如:對不起,我們來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好嗎?”這樣,他們就會認真地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開動腦筋,努力思考,同時,對學習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對于差生的作業,更是要認真對待,要多加鼓勵,不能單單的幾個字“優、良、差”就草草了事,應多寫一些鼓勵性的言辭,如:“你的字寫得真棒,你真是個細心的好學生,馬虎可要不得,應該向我班××同學學習,你做得題非常正確,要是能把字寫好一點兒就更好了。”這樣當差生看后會增強自信心,會努力去做,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九、反復抓、抓反復,堅持不懈,是轉化“后進生”不可缺少的環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在堅信“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的同時,還要對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反復現象有思想準備。后進生的身上不同程度的壞習慣,遇上不良誘因的刺激便會出現反射式的反復,他們原有的錯誤思想和行為習慣再度出現對此教師要冷靜地分析,從容對待,那種想通過幾次談話就能立竿見影,而一旦出現反復就失去信心,粗魯地訓斥,認為其是“朽木不可雕”的認識,是十分錯誤而且有害的,其結果勢必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轉化目的落空。遇到反復情況,要為他們創造改錯的環境,教給他們改錯的方法,制定小臺夸階進步方案,對其不斷糾正,不斷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有成就感,增強信心。
總之,對“后進生”的轉化只要融入真情,曉之以情,注意引導,講求方法,避免粗暴,樹立耐心,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修訂版)[M].漓江出版社,2014(07):12.
[2] 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08(04):35.
作者簡介:馬素珍(1978.10- ),女,漢族,甘肅隴西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