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習慣是人生成功的關鍵。教育也需要好的習慣,語文學習同樣需要良好的習慣。學生良好習慣包括課前預習的習慣,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復習、作業與檢查訂正的習慣,學習中圈畫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以上良好習慣,需要循序漸進,做到從易到難;還要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需要嚴格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圍,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實效。
關鍵詞:培養;良好習慣;課堂時效;興趣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2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12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語文課堂實效起著積極的作用,對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幫助,為其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應該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課前預習的習慣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夠讓學生明確當堂課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聽課、檢查學習目標是否完成,提高自己聽課的效率。
(二)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
學生在課堂上一定要緊跟教師的思路,積極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同學們的發言,并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看法,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三)及時復習與作業檢查訂正的習慣
教師應督促學生課后及時復習,及時反思當天所學的知識,要求學生當天的知識當天復習并消化、掌握,不留知識“死角”。可以采用“過電影”法,在頭腦中把當天所學的內容“放映”一遍,不僅有效抵制遺忘,還加深了理解。通過作業鞏固復習內容,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熟練和欠缺的知識加以整合和融會貫通,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作業要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做完后要自覺檢查、訂正。總之,要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
(四)學習中圈畫的習慣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圈畫。比如,學習一篇課文,把那些重點、難點用記號圈畫出來,有疑問的地方圈畫出來,上課時重點聽教師講解。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把那些好詞好句圈畫出來,并做重點識記。在背誦優秀詩文或者要求掌握的問題時,也可以圈畫,記住的用一種符號,記得不熟,需要反復記的,再用一種符號。
(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中還要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應該是學習的高境界,要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對于一些疑難或需要他人幫助的問題,需要養成合作的習慣,尤其是小組合作,幫扶對象之間的合作。對待問題還需養成深入探究的習慣,不能只知皮毛,還要深入內里。
(一)要循序漸進
要做到從易到難,從一點一滴做起。這一點上,魏書生老師給我們做了有益的嘗試。首次慢動。開始時注意求穩、求慢,以使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學生適應之后,開始加快速度,例如閱讀速度由開始的300字/分鐘逐漸提高到400字/分鐘。這個階段是培養習慣的困難期,中下等學生可能不適應。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制訂適合的加速措施。
(二)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興趣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習習慣的過程中,要讓他們對語文有興趣。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在培養學生聽、寫的習慣時,在課堂可以引入中央電視臺《聽寫大會》的形式,激發學生仔細聽、認真寫的興趣。為了促使學生多讀書,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成語故事課堂”“開心辭典”等豐富多樣的活動。
(三)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嚴格的要求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對他們嚴格要求。給他們制訂一些嚴格的學習規范與制度,必要時可讓家長監督執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終實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目標。
(四)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
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有了良好的班風才能有好的學風。有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學生可以相互監督、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葉圣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學生多少知識、教學生讀懂多少篇課文,而是要使學生在后天的學習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它能讓學生產生對學習語文的魔力,也能讓課堂插上翅膀,帶學生飛翔語文的天空,讓語文課堂提高實效。
參考文獻:
[1]譚煥來,張春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現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5(4).
[2]周全.搭建師生情感橋梁,共筑語文新課堂[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
[3]陳大慶.呂叔湘語文教育改革思想初探[J].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2).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何玉智(1968.1—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