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宏
摘 要: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語文信息,提升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包括課內和課外閱讀兩部分,其中的課外閱讀既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拓學生眼界,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為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及閱讀能力的培養發揮積極作用。文章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從幾方面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實踐應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14
在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對學生知識體系的豐富及視野的拓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貴在不斷地積累與堅持。除了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活動延伸與拓展閱讀教學,所以針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實踐策略探討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快速調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集中注意力,教學質量與效率比較低。課外閱讀教學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可以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此基礎上,教師只需正確指導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就可以為學生創造自由輕松的閱讀氛圍,積極影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其次,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與思維能力較弱,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校教師,都要深刻認識到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并通過課外閱讀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使學生獲取更加豐富的語文知識,推動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再次,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開放性特點,為小學生思維能力與創造力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指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書籍,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與學習我國傳統文化內涵與經典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并獲得優秀文化的熏陶。
(一)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樂于模仿他人,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開展過程中要發揮良好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語文素養將直接反映其熱愛閱讀的程度,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傳達課外閱讀的樂趣與魅力,并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此外,教師要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有效指導,如為學生推薦優秀的名人名作,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名人的魅力,感受作品中的人格與文學修養。此外,還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著名的古詩詞等,理解其中的意境,產生情感共鳴。盡量挑選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與心靈感受的閱讀材料,使學生逐漸愛上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二)豐富課外閱讀方法
在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閱讀問題,通過適當設疑,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閱讀學習。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的疑惑將得到解答,但其閱讀樂趣可能會打折扣,因為這種被動的閱讀方式往往令學生難以享受自由閱讀的樂趣。因此,在實際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感受,并通過分享故事的過程提升朗讀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優化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家校合作,創造良好閱讀環境
家庭是學生進行學習與閱讀的最主要場所,在日常的學校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進行常規的教學內容學習,缺乏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所以課外閱讀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家庭。為了有效提升課外閱讀的效果,學校方面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通過高效的家校合作,促進課外閱讀工作的開展,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學生家長應該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庭內營造閱讀的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除此之外,家長要發揮約束與激勵的作用,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提醒與監督,或由家長陪同進行課外閱讀,適時進行有效的閱讀互動,形成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獲得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提升課外閱讀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投身到豐富的閱讀活動中。因此,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發揮榜樣作用,優化課外閱讀活動指導,通過家校聯合指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麗華.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7).
[3]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1).
[5]黃代菊.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基礎教育與教學,2016(4).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劉彥宏(1981.8— ),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