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
◆摘 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和學生品德、能力養成的重要基石,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積極在教育教學中彰顯學科的特色與魅力,通過科學途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主要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養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它作為學校德育教育和學生品德、能力養成的重要基石,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積極在教育教學中彰顯學科的特色與魅力,通過科學途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圍繞核心素養內涵,確定課堂教學核心目標
學生的核心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主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為促進學生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科優勢,時刻體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圍繞核心素養的內涵將其落實在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中。具體來說,我們要著眼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特點,立足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原則,從教學特定內容出發,積極尋找課堂教學與核心素養的聯結點、觸發點、落實點,從而確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核心目標,在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力,知識三維目標的過程中培養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創設教學情境,在情感共鳴中培育核心素養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而積極的過程,學習者知識的獲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教師的指導、同學間的交流來實現。真實的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引發其情感共鳴,有助于學生在情境實踐中提高認識,提升境界,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積極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情境分析引導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觀察并判斷學生的行為動機和思維養成,從而有的放矢地引領學生實現學科所要求達成的核心素養目標。在具體教學中,學科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實際或社會熱點,將它們作為情境素材并進行科學加工,進一步增強情境教學的實效性。比如,針對網絡上熱議的“老年人跌倒該不該扶”的問題,教師可以就此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分析各類現象的成因,對于這些行為可能引發的社會影響進行討論,并從中得到啟示。在這樣一種鞭辟入里的情境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增強法制理念,提升公民素質,完善對自身核心素養的培育。
3整合教學方法,在互動學習中提升核心素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開放性和發展性的特點,是伴隨學生終生可持續發展,促進個體適應未來社會,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緯度動態過程,也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教師與學生主體之間平等的對話、理解及相互融入,使師生在互動學習中達成共識,生成共同認可的規范,從而促使學生將某些難以理解的價值沖突轉變為可以理解的思想觀念,增強道德學習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進一步推動其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培養。
4回歸課堂本真,在實踐探索中養成核心素養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培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途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只有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本真,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感染、影響學生,才能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通過觀察、思考、參與、運用的過程,把抽象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頭腦中和行動上。因此,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需要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引導學生將觸角伸向廣闊的社會大課堂,進一步拓展生活范疇,積極融入到社會中去,從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實際中檢驗和豐富所學知識,感受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的力量,形成客觀理性的價值體系,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達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學生的品格形成與能力發展意義重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聚焦學生自身成長,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大力推進教學模式改革,積極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29.
[2]單盈盈.利用生活化素材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36-37.
[3]陶健.淺議思想品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政史地,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