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泥
【摘要】閱讀在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如果想要突破語文閱讀教學上的瓶頸,那么應該分析瓶頸產生的原因,需要準備的工作并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消除瓶頸,如果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這種方法,將使課堂更加的高效,所以,足以可見更新語文閱讀方式的重要性,應從實際的教學大環境出發,指正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能真正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語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瓶頸以及對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語文閱讀 自主閱讀 措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08-01
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聽說讀寫四方面,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具備這些能力,但是,老師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難以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就需要老師發揮自身的作用,使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具趣味性。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瓶頸
呂叔湘先生曾經指出:語文閱讀教學“少慢差費”,指出了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但是,現階段的教學依然高消耗低效能,對其產生影響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譬如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背離;教學過于復雜,學生難以思考,學習的東西實用性不強等,歸納總結形成的原因,可發現學生的自主閱讀、老師指導的定向閱讀兩者的關系含糊不清,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高中生在語文閱讀上并沒有過多的選擇余地,他們認為自主閱讀包括課外閱讀以及按指定內容進行這兩種方式,這些是他們進行語文自主閱讀的主要來源,通過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完全激發出來,他們中的一些使用自主閱讀的方式,狀態比較放松,而另外一些則使用老師設定的模式進行閱讀,但兩種方式具有一個共性,即學生的閱讀很被動,所以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在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上具有很大的瓶頸,老師的重視程度不高而且指導的方向產生了偏離。
新課標中指出,應著重關注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使用積極、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老師在踐行這一舉措的過程中,教學觀念有了質的飛躍,學生跟著老師的腳步閱讀文章,感悟作品的美好,利用課堂的時間同學們相互交流,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是這一課堂的模式沒有脫離閱讀三部曲,只是在傳統的方式上進行了改進。目前的課堂活動處于一個模糊的界定,老師意圖使用啟發性的教學方法,但本質上老師還是占據主體地位,操縱著學生的一舉一動,它所呈現出來的假象,很容易迷惑老師,讓老師無法判斷什么時候的提示是恰到好處的。
2.消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瓶頸的前提條件
現階段教育的核心在于推行主體教育,一步一步實現素質化教育水平,主體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自主、多方面發展的學生以及由自主發展觀念的老師,從某個角度上看,老師自主發展意識的強弱決定了學生自主發展的好壞,所以,消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瓶頸的前提條件在于糾正老師的自主發展觀念意識。老師作為閱讀主體之一,應把自己的觀點、需求、知識、情感帶入閱讀作品中,讓老師賦予文章全新的意義,老師作為主體應放松自己,享受其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保證了老師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充分顯示出來。老師在自我發展中應不斷挖掘閱讀的資源,雖然這一過程中老師的任務艱巨,需要分析教學目標、課內外閱讀材料的類型、與目標之間存在的聯系性,資源產生的效果等,但最為重要的是老師應對閱讀材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是那種隨波逐流,與大眾所見略同的思想觀念,這樣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自主發展的過程中,應保證他們具有平等參與權,換句話說閱讀時老師、學生將知識、情感、價值觀帶入到文本中,通過閱讀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他不再使用領導者的身份教給學生一堆硬道理,老師在自我發展中應把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處理干凈,譬如怎樣保證閱讀材料的前沿性,更好的把握教學目標等,老師閱讀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與訓練的力度、指導的學生水平息息相關,總而言之,老師的自主發展觀念意識需要從內到外確立自己的主體地位,不管是閱讀還是資源開發上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做好這一系列的工作后才能真正解決語文閱讀教學的瓶頸。
3.消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瓶頸的方法措施
消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瓶頸的前提條件為增強老師的自主發展意識,但想要完全消除閱讀教學瓶頸,應將學生自主閱讀與課堂定向閱讀這兩種模式結合起來,使定向閱讀轉化為自主閱讀,閱讀的主體完全變成學生。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將傳統的閱讀模式創新,課堂閱讀不再只是單方面為了完成閱讀計劃,而是從心底里認可,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水平較高的自主閱讀是學生所追求的,所以,應在課堂閱讀中添加課外閱讀模式下的自主閱讀,在上面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因為僅僅只是號召學生自主閱讀,缺乏指導的方式是不可靠的。兩種模式的結合怎么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力呢?第一,老師應把方法傳授給學生,加之指導,譬如讓學生知道閱讀的順序是先大致瀏覽一遍,再閱讀幾個重點段落,最后精讀一遍文章,使學生閱讀分析文章的能力加強,引導學生層層遞進,掌握全文的脈絡結構,第二,仔細揣摩,歸納學到的東西,引導學生比較前后的對應性,一步一步進行分析,歸納材料與其他的關系以及表現手法等,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使語文閱讀教學有意義。
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體現了感性向理性的過渡、量變到質變的轉移,通過日積月累養成的閱讀習慣實現,因此指導了方法后,需要廣泛地自主閱讀書籍,這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追求的一個目標,自發地將閱讀量擴大,指的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將學生一節課的閱讀量提高,由之前的一篇擴大到兩篇或更多,感知了一定知識后,確定有趣的、疑惑不解的、想進一步探究的句子或段落,先自己閱讀再和老師或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產生精神的共鳴,最后以總結的形式反映閱讀的成效,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把學生的閱讀量加強,由學生決定是否閱讀,體會不同寫作風格的文章,從閱讀中感悟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培養形成良好的語感,閱讀時應按以下的流程循序漸進,先快速瀏覽,對全文有一定的了解;再挑選出優美的句式,細細品讀;然后與他人交流心得體會,最后自我總結,查看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瓶頸,要突破瓶頸,需要老師和學生正視瓶頸,知道瓶頸所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度后,還要確保已經做好準備工作,即老師確立了自主發展觀念意識,由里到外都很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或是開發資源方面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然后把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課堂定向閱讀模式相結合,確立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突破語文閱讀教學瓶頸,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蔣娜.突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瓶頸——高中語文自主閱讀的新思考[J].現代語文旬刊, 2008(2):36-37.
[2]董偉永.追求功利同樣渴望華彩——談如何突破閱讀教學的瓶頸[J].中學語文, 2011(13):50-51.
[3]陳敏.批注式指導視角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 2017(80):48.
[4]蔣娜.突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瓶頸——高中語文自主閱讀的新思考[J].現代語文旬刊, 2008(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