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摘要】新形勢下,教學形式不斷生成、改變,課堂教學變為師生多向、開放和動態的對話、交流的過程。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由于課堂給予學生自身表現的時間和空間足夠充分,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生成許多新奇的想法,從而會產生一些無法預知的思維想法,導致一些新的問題隨之產生。而這些無法預知的想法和問題都是在老師教學計劃之外的東西,那么,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該如何面對此類問題呢?教師又該如何把握契機,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與智慧面對這種“意外收獲”呢?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問題研究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27-01
前言: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小學英語老師緊跟著新課程的步伐,努力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堅持完成自身教學任務。很明顯,許多老師現已經從傳統教學模式脫離出來,教學素養以及思維模式都有著很大改變,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新的疑難問題,始終阻礙著教師的教學步伐。其中較大部分原因在于教師不能遠觀教學發展趨勢,對新課程教學標準沒有充分的認識,只有認識到新課程的教學重要性,才會明確自身教學的目標和方向,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完成教學任務。
1.“意外收獲”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及影響
在課堂上,學生往往能夠給老師帶來意外和驚喜,這其實是對老師提出的超越自我的挑戰,但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善于把握機會,在課堂上敢想、敢做、敢問,才能夠在課堂上短暫的時間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理智的對待課堂中所出現的“意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并提升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尊重課堂上的“意外事故”,其實也是對學生的相信與肯定,能夠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發掘自身的智慧和能力,能夠為課堂帶來意料之外的教學效果。另外,也能培養學生捕捉細節、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將“意外事故”創造性的加以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這樣,課堂上就會多一些亮點,定會精彩不斷。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2.1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經常能夠發現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加入課堂交流活動以及不敢說英語的學生,這些都是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積極性的具體表現。在剛進入小學英語學習階段,由于家庭或者性格的原因,有些小學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懷疑自己能力水平不夠、怕被別人嘲笑、模仿、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對于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有些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較高,但由于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性格,也會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發揮,使他們不敢以當事者的方式提問和學習,甚至會產生躲避學習的行為。
2.2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脫軌現象
目前,剛邁入初中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英語吃力的現象,出現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小學教師和初中老師的銜接出現差錯,小學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其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一種思維定式,當學生步入初中時,若小學教學模式出現問題,將會導致小學教學和初中教學之間產生沖突,小學與初中完全脫節,從而導致學生英語成績下降,很可能會挫傷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從此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出現脫軌現象將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十分不利于國家培養英語優秀人才,給中國英語教育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缺乏多媒體技術輔助
任何學習的過程,都要結合理論和實際。英語學習過程也是如此,僅僅通過老師的講授,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目前,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通過給學生展現真實情境畫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受到大多數學生的歡迎。情境再現即將生活中的真實情境通過多媒體畫面、聲音等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擁有更直觀、更真實的學習空間。例如:在進行水果類英語單詞教學時,可以用多媒體設計成帶有聲音和動畫的短視頻,從而盡可能的引導學生通過走入情境中,真正領悟英語語言的深刻與魅力,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
3.完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3.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再適合現代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確立教學目標,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工作任務。據悉,鼓勵是培養小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是對一個小學的肯定與相信,這會極大的激發學生內心學習英語的渴望。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應吝嗇贊美,應主動對小學生進行學習幫助與鼓勵,對表現優秀和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贊美。當然,必須照顧到每一位小學生,不應因表現差、成績不好等問題就予以孤立,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和熱情。
3.2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認知能力
由于受年齡限制,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健全。因此,老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還要同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避免在學習英語口語時因出錯而不知所,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不同時間階段的學生,擁有不同的認識和思想,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充分認識他們的身心發展狀況、內心心理特征,才能充分及時的準備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小學生的性格還處于發展成長時期,老師應耐心的培養有特殊性格的學生,老師要全面仔細的考慮到學生集體對新知識的渴望、接受挑戰的勇氣和對困難的承受能力,這樣才會更有利于英語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為未來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3.3借用現代技術,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老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時,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能夠輔助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真實可見的情境畫面,可以優化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英語學習能力。
3.4增加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知識交流,處理好過渡階段的銜接工作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的一個啟蒙階段,英語學習是一個不間斷的學習任務,打好基礎對以后英語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為了保證學生在邁入初中時同樣對英語具有熱情,并在課堂上愉快的學習英語,小學老師就應該盡可能多了解中學階段學生英語的學習情況,增加和中學老師的交流,彼此互動,分享教學經驗,討論適合學生學習英語的教學方法及模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避免之前英語教學方式脫軌的現象,盡可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4.結語
課堂上千變萬化,經常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生活中如此,教學中也難免會有“意外”產生,正確理解并處理教學意外,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思想行為,充分肯定小學生對問題的思想和認識,以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發掘小學生的潛能。老師在認真處理教學意外的過程中,不但不會影響教學,反而給自己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從中獲取教學經驗,彌補自身不足,以此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沈銀花.善待意外,收獲精彩——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育機智[J].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7(9):49.
[2]章薇,李貴生.“意外”之時收獲“意外”——例談小學英語“課堂意外”的處理技巧[J].小學教學研究, 201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