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慶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關心和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又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活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47-02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以及發展性的特點,旨在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各種數學思維與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以及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要求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首先,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思維模式,因此,在學習數學這門邏輯性以及思維性都很強的學科時,就必須要依靠教師的積極引導,通過規范課堂紀律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豐富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等。其次,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因此,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往往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來檢驗自己的學習能力,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限制以及身心發展的不成熟,都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困難,由此看來,小學數學的學習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更有難度,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模式。
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在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可以說,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它可以直接決定教學活動能否有效順利的展開,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但是,師生關系是因為教學活動而確立的關系,所以不是天然就是人們所期望的那種健康關系,因而就需要教師積極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健康發展。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等是學生尊重教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樹立教育權威性的有效保障,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不僅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還可以使學生更加信服教師。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習數學。最后,教師還要發揚教育民主。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意見,不能以“權威”自居,還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并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以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二)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獲得身心發展而采取的辦法。可以說,教學方法的使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必定是教師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采用最為傳統的講授法,也就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但是一旦教師講授的節奏控制不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發揮不出來,就會很容易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態的局面,這種沉悶、壓抑的教學氛圍自然會影響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比如目前被廣泛運用于學科教學的情境教學法以及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多媒體、微課等,都可以合理地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三)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通過一定的標準和手段,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的過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代教學評價的形式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再以單純的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了。通過合理的、多樣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讓教師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彌補,還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查漏補缺,進而才能夠揚長避短,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認知為主的特征,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佳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素描[J].中國校外教育,2015(6)74
[2]劉春蕓: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