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會權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大學中體育教學的開展如火如荼,武術運動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在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也起著重要作用,武術對于傳承中國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經歷對現今高校武術教學中民族精神的傳承進行研究,分析武術中弘揚民族精神的具體措施,這樣能夠借助高校的教學弘揚和培育民族文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力。
關鍵詞:大學教育? 武術教學? 民族精神? 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a)-0199-02
武術文化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且其精神內涵和許多文化都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中國的傳統武術文化中包含的平等、寬容、尊師重道這些思想對于學生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對于中國的民族精神的傳承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從實際來看讓民族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武術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積極的把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做好。
1? 大學武術教學重視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
教育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階段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在這中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直接動力,向他們灌輸民族文化非常有必要,這對于今后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積極作用。現在,為了將在大學里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需要將素質教育的作用積極的發揮好,并且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德育的培養,真正地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發揮好愛國主義和傳統文化精髓的作用,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牢牢的把控在高等教育之中,讓學生通過大學的學習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心,為大學體育課堂中弘揚民族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且在這個前提下不斷地讓老師在課堂中灌輸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只有這樣在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下才能夠讓學生的思想觀念得到更正。
由于中國民族精神和武術文化同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積淀。中國傳統文化反映和體現了民族精神價值觀和道德觀,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奮勇敢,不斷自強不息,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同樣,武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累和反映。武術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形態為指導,受其行為模式的制約。它在傳統文化整體環境的各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發展。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精神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形成了武術的精神。當武術文化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最高層次,它是與其他傳統文化精髓進行融合,又可促進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武術文化在構建武術精神和促進中華民族精神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民族精神的傳承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民族精神和武術精神之間的關系,在把握好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教學、更好的傳承。
2? 大學武術教學新時代改進的新措施
現在的大學生都不太重視體育鍛煉,許多人沉迷游戲,在這個階段中假如能夠讓學生掌握一門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就能夠在體育教學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學體育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關于武術養生方面的知識,比如中國武術里面的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拳等,讓學生在體育課里面或者平時能夠加強自己的身體素質的鍛煉,促進學生的敏捷力、耐力、柔韌性等方面的提升,也讓學生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在新的時代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素質教育也成為了我國武術教育的重要發展要求,體育老師向學生傳授武術的知識及技術動作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傳統的精神文明,并且將這個內容貫徹始終,這對于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修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夠讓學生在成長階段能夠具有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品質。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總體來說,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的時代需要,在武術的教學中讓老師在平時的訓練中融合傳統文化的精神,例如:在武術的教學中讓學生不斷練習的時候揣摩堅持不懈這個精神的本質,另外還要讓學生在散打或者是太極拳的學習中要培養敢打敢拼的精神,這樣對于學生今后在比賽中形成良好的意識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今后學生走入社會培育堅強的品格,只有這樣,在今后的大學的武術教學中才能夠將民族文化傳承下去,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升。
3? 在大學武術教學中融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大學的武術教學中增加民族精神能夠讓學生的責任心得到培養,能夠讓學生的意識得到很好的培養,這樣為學生以后走入社會具有很大的幫助,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老師可以通過以下的幾個途徑去對民族精神加以弘揚:第一,就是在武術的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武術情感,另外在借助傳統的文化教育中的經典英雄案例去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并且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第二,就是在武術教學中根據不同的階段設立不同的階段性目標,讓學生從簡單到難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嚴格制定規則,讓學生在鍛煉的時候能夠培養好的品質,這樣對于今后走入社會弘揚或者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就是優化教師結構以及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和水平,武術教師的綜合能力的好壞對于培養和弘揚民族精神或者是武術教學的質量具有直接的決定性意義,所以需要注意采取合理的辦法來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夠保證了精神的傳承,而且老師具有足夠的能力去指導和培養學生,這對于今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并且需要老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做好規劃,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尋找到最合理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不斷地和實際的教學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武術的同時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對今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就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定武術課程的內容,因為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好壞和學習的熱情有直接的關系,想要在學生的興趣愛好方面結合好課程的教學內容,就必須要保證武術的吸引力,并且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的武術傳統文化以及民族精神,這樣還有助于武術教學質量提升。
4? 結語
武術教學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授學生的武術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然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加強對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對于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教育的投入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中越走越遠,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文化建設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方濤.解析武術教學中民族精神的融入[J].運動,2013(20):109-110.
[2] 田文林.民族精神在中小學武術教學中的融合與滲透[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88-90.
[3] 仝偉.我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3(1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