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蓬勃向前,教育事業不斷地改革,在語文教育中也越來越重視閱讀的作用。當學生可以形成閱讀的習慣,并且能夠長期地堅持下來,可以很大程度地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的頭腦更加豐富,在寫作中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當學生堅持大量的閱讀后,學生的交際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的情商也得到了促進,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發展。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育中,將閱讀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但是當前階段的小學高年級中的閱讀教育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未能起到更加有效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育進行詳細的論述,對現狀加以分析,希望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經驗與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現狀分析;解決措施
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當前階段的語文教育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眾多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綜合素養。但是當前階段的閱讀教育中,學生往往把閱讀當成教師留給的任務,自己不能更好地感悟閱讀。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育進行詳細的論述,對現狀加以分析,希望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經驗與幫助。
一、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現狀
(一) 缺乏濃厚的閱讀興趣
當前是科技發展的時代,手機、電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給閱讀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在線選擇喜歡的書籍,擴寬了學生的閱讀渠道,可以選擇的閱讀題材更加多種多樣,但是,許多學生往往抵抗不住網絡游戲、電視等的吸引,從而將閱讀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使得閱讀效果大打折扣,長此以往,學生對閱讀則會降低興趣,從而缺乏閱讀的積極性。
(二) 閱讀目標不明確
讓學生堅持閱讀的目的在于通過有效的閱讀,使學生能夠感悟作者在寫作時的情感,感悟人生道理與哲學,從文字出發來激發個人的情感。在當前的閱讀教育中,學生往往抓不住閱讀的重點,缺乏明確的閱讀目標,只是按照傳統的閱讀模式來進行機械的閱讀,不能更好地體會文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得學生對閱讀變得麻木,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 閱讀教育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傳統的語文教育中,往往更加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在語文教育中,也就更加偏向于應試知識的教育,認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對考試成績影響不大,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小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內容,學生的閱讀較為呆滯,不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 缺少好的閱讀習慣
要想從閱讀中提高自我,這需要學生形成長期的閱讀習慣。要想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習慣,這離不開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小學生好奇心濃厚,很容易影響專注力,在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中,需要教師和家長為學生選取更加吸引眼球的文章,督促學生長期堅持,還要讓學生堅持做筆記,同時還可以增加課外閱讀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二、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 擴寬閱讀渠道,增加學生興趣
增強閱讀效果的首要出發點,就是讓學生增強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擴寬閱讀的途徑,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同身受地參與到閱讀中。當學生學習文章時,教師可以選取與文章有關的圖片、視頻等進行深入地講解,讓學生從多媒體資料中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章的內涵與主旨。同時,教師還可以多舉行相關的閱讀比賽、好詞好句分享會等,讓學生共同重視閱讀的力量,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二) 有目的地開展閱讀教學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單一、死板的閱讀教育中跳脫出來,讓學生真正明確閱讀的意義,從文章的主旨出發,教師要加強引導,從文字中凸顯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的魅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真正魅力。教師在對文章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對主旨句等進行探討,通過自我閱讀以及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增強閱讀的美感,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仿寫等,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將作者的感情抒發出來,從而使得閱讀更加具有針對性、有效性。
(三) 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為學生選取更有意義的文章,定期安排閱讀作業,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的閱讀量。幫助學生制定個人的閱讀計劃,并督促學生定期完成。教師在課上教育中,可以重點講解閱讀的感受,鼓勵學生互相分享閱讀的奇聞趣事,從小組合作中感悟閱讀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閱讀內容以及閱讀效果進行分析與講評,這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講評中發現自己的閱讀問題,改正學生在課外自我閱讀的缺點。通過課堂互相分享的環節,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有所拓寬,增強了學生的感知能力。同時,家長在學生的閱讀教育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離不開家長的鼓勵與幫助,家長和學生共同進行閱讀,不僅可以增強親子互動能力,又能在閱讀中共同體會閱讀的魅力,家長可以在假期帶領學生去圖書館等場所,選擇學生喜歡的內容進行閱讀,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結語
閱讀教育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教師要重視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重視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增強閱讀興趣,轉變閱讀方式。當前階段的閱讀教育中,仍然存在著眾多的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要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出發,注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整體能力有所提高,這才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最終目的。教育事業不斷地改革,當學生形成閱讀的習慣,并且能長期堅持下來,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為社會未來的發展輸出更多具有高情商、思維發散的優秀人才。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喬紅敏.淺析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7(3X).
[2]劉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和改進策略[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
[3]王聰.淺談小學生自主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7(11).
[4]徐敏秀.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7):100.
作者簡介:藍雪華,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佛曇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