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化教學即是指教師通過挖掘學科知識中所包含的生活內涵,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獲取相關知識,并能夠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方面展開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不斷影響下,教學生活化策略已經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只重視師生走進文本進行朗讀感悟、品評造句,卻忽略了閱讀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我們要讓閱讀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之中,引導他們開展立體化的閱讀,即將學生的閱讀與生活這個大舞臺緊密連接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獲得思想的啟迪;同時又能夠回歸生活,內化語言,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
教育源于生活,任何教育一旦脫離了生活便失去其教育意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感悟文字、拓展思維以及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極具必要性。
(一)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感受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生活。小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在進行文章閱讀的時候只能依靠教師在課堂的引導。當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相結合時,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能夠通過思維的碰撞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二)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材大部分都是引導學生認識自然、了解社會的內容,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重要途徑就是引導學生擁抱大自然,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從而使學生的見識得以增長,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自然與社會,促進他們三者之間的和諧發展。
(三) 有利于避免閱讀材料與學生的生活習慣脫節
雖然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也不斷增強,但是由于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脫節的現狀依然很嚴重。因此,選擇接近小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能夠有效地避免他們的思維與實際生活相脫離,從而促進他們的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有效策略
(一) 還原生活情境,引發學生情感共鳴
“只有親自嘗一嘗才會知道梨子的滋味。”同樣,對于語言文字的閱讀理解也是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將文章所描繪的生活情境再現,使他們如同身臨其境,然后再結合文章中所描述的內容,引發情感的共鳴。比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畫楊桃》這一文章的閱讀時,我便準備了兩個楊桃放在講桌上,讓學生根據楊桃的樣子進行畫畫,等他們將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后再展開對文章的閱讀與學習。這時班級內的學生便轉化為了《畫楊桃》中所描述的學生,通過對文章的解讀然后再引導學生對照自己畫楊桃時的心理,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啟迪,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二) 延伸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閱讀
我們在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時,可以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產生對同類文章的閱讀興趣,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去。比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文章時,我們還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身邊的好人好事:同學生病了,主動幫助生病的同學進行班級值日,幫助后進生復習功課,攙扶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等,使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此外,我們還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雷鋒叔叔其他的光榮事跡,將《雷鋒日記》朗讀給孩子們聽等,把學生們的閱讀拓展到他們生活中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及生活閱歷。
(三) 將課文內容與生活事件對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探究時,根據課文內容從生活中尋找類似事件,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課時,學生閱讀完文章之后,鼓勵他們積極發言,說出一個令你印象最深的,與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的事情。學生在思考與發言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從而將學生的生活與文章閱讀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的閱讀體會進一步加深。最后,引導學生進一步回歸文章的閱讀,感受到阮恒的美好心靈,從而對朋友的含義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四) 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開展生活化的閱讀教學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好處,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我們可以舉辦“讀書伴我行”的活動,通過每個學生對自己所讀書籍的介紹,加深學生對書籍的認識,從而也使其他學生了解到更多有關書籍的知識;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使學生所積累的閱讀知識獲得展示的機會;還可以組織“故事大賽”活動,讓學生將自己所讀過的書籍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出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概括能力。通過多種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閱讀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去。
總之,在小學語文生活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的同時,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刻注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加深學生對于所閱讀文章內容的理解,獲得更深刻的認識,從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陶生寶.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17):88.
[2]王其順.探究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期為策略[J].學周刊,2016(28).
[3]李勇.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源泉——生活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
作者簡介:
曹姍,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