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剛一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就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因為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包含多個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的實際情境,教師將之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抽象復雜的知識有著直觀和深刻的理解,并能夠將之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本文筆者基于此,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望能最大化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案例教學法
因為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教師通常采用知識講解+習題練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缺乏實踐操作的理論教學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效率可想而知。因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案例教學法就是在這一點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并將之靈活運用起來。因而接下來筆者就對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介紹。
一、 用案例來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課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必須要進行的環節,它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并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充滿探究的欲望。這時教師就可以用案例來進行導入,這樣做會將學生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去,進而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在呈現案例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具來讓其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例如:在進行《情緒的管理》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這樣兩個案例:1. 《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從年輕時就開始考科舉,一直考不中舉人,然而他并沒有放棄,就這樣到了50多歲的時候,他終于金榜題名了,喜極而泣的他最終變得瘋瘋癲癲。2. 漢朝名將韓信早年間貧寒的時候備受別人的欺辱,有一名屠戶甚至讓韓信從其胯下爬過去,韓信也照做了。當所有人都在嘲笑其膽小怕事的時候,韓信默默地忍下來,并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最終取得了淮陰侯的成就。一正一反的兩個案例讓學生深有感觸,此時筆者就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你認為情緒對我們有著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又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進而將學生快速地引入到學習中去。
二、 用案例來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講是他們根據已有的認知和經歷來對知識進行構建的過程,但道德與法治內容的特殊性讓學生并沒有辦法去獲得親身的經歷和體驗,也因此無法很好地對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案例的呈現,引導他們在具體形象的真實案件中思考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刻含義。而學生通過自己思考所得到的知識對他們而言必定是深刻的,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鞏固了學生的所學知識。例如:在進行《法律為我們護航》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需要讓學生對法律的作用有著初步的了解,進而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這時筆者就向學生展示了如下案例:小剛從小到大都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當他憑借著自己優異的成績升入到初中時,父親以家境貧寒為理由強制他輟學,并以打工賺錢;小剛無奈之下同意了,但由于年齡不夠無法簽訂勞務合同,雇主強行拖欠工資。然后筆者就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小剛這時候該怎么做才能擺脫自己的困境呢?接下來筆者就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哪一組的方案最好,自己則對學生起著引導的作用。
三、 用案例讓學生貼近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是學以致用,尤其是對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課程而言,學生只有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教師的教學才稱得上有意義。但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進而導致學生無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貼近現實生活的案例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手足無措。例如:在進行《人人遵守規則》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之后,學生對規則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筆者就向學生展示了如下案例:小明在上學的路上遇到紅綠燈,他因為著急趕時間而闖了紅綠燈,結果導致被車撞了。交警在處理事故的時候各打五十大板。接下來筆者讓學生圍繞交警的處理方案進行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用到自己在該節課中學到的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應用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改善了教師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為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之變得富有生機。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因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做的就是將案例教學法貫徹落實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并充分發揮其優勢,讓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充分顯現出來。
參考文獻:
[1]白紅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28-29.
[2]張永輝,周蓉華.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1):58.
作者簡介:
楊成文,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永登縣武勝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