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科作為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較高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當注重對實驗教學法的探究和應用,以此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同時深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與實踐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以實驗教學法為例,深入探究如何運用實驗教學法,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同時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從而促進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效率
初中物理作為微觀性和抽象性較強的一個學科,其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對此,筆者就從實驗教學方法入手,深入探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情況,以此作為根本研究方向,從而促進物理課程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時筆者針對此方面,也提出了以下相關想法和觀點,希望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一、 重視實驗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
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實驗的展示與操作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我們可以利用小實驗進行課程的導入,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和解答,進而實現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良好構建。
例如,我們在講述物理八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聲音的產生途徑,并且能夠通過實驗進行自主探究與發現,所以我就利用實驗進行課程導入,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如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視頻,讓學生發現林中有小鳥的叫聲,生活中有工人電鋸、電焊發出的聲音,以及人們說話的聲音,然后引出本課主題:聲音是如何產生的?以此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其次,我讓學生摸著自己的喉嚨然后發出聲音進行感受,學生們通過嘗試,發現自己的喉嚨在震動。接著我讓學生拿出一個直尺,一半在課桌上,另一半伸在課桌外,然后上下波動課桌外的直尺,發現直尺與桌子撞擊發出聲音,然后觀察到直尺在桌子上震動,因此得出任何物體都是由震動發出聲音的,從而總結出聲音的產生原因和途徑。通過我為學生進行的實驗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同時還引發了學生思考與探究,從而呈現出較高的課堂效率及水平。
二、 加強自主實驗,引導學生拓展思維
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此,我們就需要在教學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促進課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我們在講述物理八年級下冊《力》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同時讓學生明白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我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如我首先讓一個學生與另一個學生擊掌,并詢問這兩個學生的感受,學生通過嘗試表述:“我們兩個的手都很疼。”然后再運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察人推車和推土機鏟土工作的視頻,引導學生了解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力,并通過嘗試和視頻發現一個物體受力,必然有另一物體施加了力。其次,我讓學生們對小磁鐵進行實驗,或者提一個物體,學生們通過嘗試發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我再根據學生們嘗試的實驗,畫出力的作用圖,讓學生全面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通過自主實驗探究,引發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同時構建了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
三、 注重合作實驗,加強學生溝通協作
現代化初中物理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當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實驗程度,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總結,另一方面引發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溝通與協作,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我們在講述物理八年級下冊《重力》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重力的概念,并發現重力產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量關系,所以我就針對學生加強了合作實驗,通過為學生劃分小組做實驗,來強化學生的溝通與協作能力,從而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與價值。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重力的概念(“引力”作用,及牛頓萬有引力的故事,以及生活中有關重力的現象等等)。其次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實驗,來驗證重力的特征及大小質量關系等。其一運用精準度較高的彈簧秤,正確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關系。其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實驗:用細線把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另一學生觀察細線的方向是否豎直?然后剪斷細線,同時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由此學生發現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法是新時期教育改革中所形成的一種全新型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性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當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理論知識的規律,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有效地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和操作能力。基于此,筆者就從實驗教學法的應用方面入手,針對實際應用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與分析,并從以上三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和想法,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的物理學科教學提供丁點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樂麗.聯系生活實際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探討[J].成才之路,2018(23):58.
[2]蔣鳴鳳.基于過程體驗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12):19-20.
作者簡介:
陳亞男,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洪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