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法、數據統計法和總結法等對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學生 2016 年和 2017 年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和提高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建議:加強體育與健康意識教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創新體育選項課形式,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豐富和規范課外體育活動,保障課外活動的時間和強度;家庭、學校、社區形成合力,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實。
【關鍵詞】高中生 體質健康 體育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10-03
2002 年 7 月,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頒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這表明我國學校體育工作進入了素質教育協調發展的新階段。從 2006 年起《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正式實施,要求每年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并將數據上報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管理中心,該項工作的有效實施,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向前發展,也對學校體育的評價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據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學生 2016 年和 2017 年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及分析,力求掌握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趨勢,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和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提供依據。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和中國體育教師網查閱部分學術刊物和有關學生體質健康方面資料。
2.數據統計法。對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學生 2016 年和 2017 年體質健康測試的數據利用 Excel-2013 辦公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測試數據來源于學生體質健康網中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800/1000 米跑、50 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和坐位體前屈等。數據的檢查、驗收和統計均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
3.總結法。對南寧市第三中學近年來的學校體育工作進行總結,找出體育工作對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利弊,以進行完善。
二、結果與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體質是健康的基礎,體質健康狀態與心理和社會適應有密切的關系。通過數據整理,現就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方面數據進行分析。
(一)身體形態情況
身體形態,是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學生的身高標準體重指數是學生身高與體重兩者的比例,是評價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營養狀況和身體勻稱度的重要指標。
表 1 是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男生連續兩年的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對比統計表,從中可以看出:男生的平均身高和體重均有提高,這符合生長發育規律;男生標準體重人數都保持在 72% 以上,說明學生的體重總體情況較好;但 2017 年的數據中,除了低體重的人數有所改善外,其他類型的體重都有所增加,肥胖人數增加了 4.22%。而肥胖帶來的一些身體疾病,如“三高”現象、心腦血管疾病、腸胃病等,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對于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升高的現象,需引起足夠重視,要加強對其健康知識的教育和宣傳。
表 2 是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高中女生兩年來的身高標準體重指數測量結果,從中可以看出:女生的平均體重和平均身高沒有明顯的改變,標準體重的人數由 2016 年的 79.55% 升到 2017 年的 81.22%,肥胖學生由 2016 年的 6.76% 下降到 4.74%,超重學生也有所下降,說明女生的身體形態正在往好的方面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女生愛美的意識促使其注意身體的發展。
(二)身體機能情況
身體機能是人體組織器官和各系統表現出的生命活動能力。肺活量指數是反映人體肺通氣機能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映呼吸系統的好壞,是反映人體機能的重要指標。800/1000米跑是有氧耐力的項目,是衡量學生有氧代謝能力,呼吸、循環、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800/1000米和肺活量測試,是推斷學生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況、肺通氣水平,評價學生的生理功能的測試。
表 3 和表 4 是南寧市第三中學 2016 級男、女生兩年的身體機能統計表,數據顯示:男、女生 2017 年的肺活量均比 2016 年提高,但 800/1000 米跑的成績反而下降,標準差也進一步拉大。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由于學業日益加重,學生的自主鍛煉時間有所減少,體力也在下降,這也是導致耐力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訪談體育老師時了解到,在課堂中稍微加強運動強度,不少學生就叫苦連天,而且高年級學生學業加重后,學校沒有重視課余時間的自主鍛煉引導。由此看出,學生的身體機能下降和學校的引導及學生的意識有關。
(三)身體素質情況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身體素質是衡量人的體能強弱與運動機能能力好壞的判斷標準,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素質與人的健康水平、工作能力密切相關。
表 5 是男生兩年的身體素質情況統計表,在 4 項測試的項目中,除了引體向上未有變化外,立定跳遠、50 米跑和坐位體前屈成績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說明男生的身體素質在下降。
表 6 是女生兩年的身體素質情況統計表,數據顯示:女生的仰臥起坐和坐位體前屈有提高,說明女生在腹肌和柔韌性有了提升;但立定跳遠和 50 米跑有下降,說明速度和下肢力量在退步。
表 7 是男、女生兩年的體質健康測試總評表。男生平均分由 76 分下降到 73.8 分,不及格人數由 29 人升至 45 人;女生平均分由 80.8 分下降到 79.1 分,不及格人數由 2 人升至 12 人,說明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狀況呈下降趨勢。
三、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南寧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學生身體形態發展情況較好,但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發展呈下降趨勢,男生比女生差。
2.學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較差,主要因素是運動量不足。
3.學校對高年級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宣傳和引導還有待加強。
(二)對策
1.加強體育與健康意識的教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學校應通過講座、主題班會、廣播和宣傳欄等途徑,主動向學生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在課堂中灌輸積極、健康的體育鍛煉觀念,促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學校相關部門應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各年級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管理和評價,加強對各年級的指導,狠抓落實,以測試促發展。
2.體育選項課的形式要不斷創新,深入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體育選項課的落實,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運動意識,但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教師不能將教材的內容按照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應該通過多學習,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并結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個體差異,增加一些與時代結合、受青少年喜歡的形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只有培養了學生對體育的強烈興趣,學生才會采取積極的鍛煉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時刻關注自身健康,養成體育鍛煉的愛好和習慣,并樹立終身體育觀。
3.進一步完善體育工作,豐富和規范課外體育活動,保障課外活動的時間和強度。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是相輔相成的,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特點,合理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工作。對學校的體育工作進一步進行梳理、完善,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通過實施課堂和課外體育活動進行有效解決,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4.家庭、學校、社區形成合力,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教育要進行“三位一體”的落實,除了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作用外,更要發揮家庭的引導和陪伴、社區的拓展作用。應該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落實到日常,讓家庭和社區動起來,和學校形成合力,讓學生乃至家庭真正成為體育鍛煉的從事者、受益者,促進其體質不斷增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質測量評價[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譙新風.從學生體質下降看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存在的問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9)
[3]李永亮.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項對策[J].校長閱刊,2007(10-13)
[4]張 華,任 秀,田建婷.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2017(2)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