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練字學習書法的初始時期,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機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小學教育體系的基礎。在實際寫字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把握寫好漢字的基礎、關鍵與易錯點,提升小學時期寫字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文章根據農村小學中年段寫字教學實效性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農村小學;中年段;寫字教學
一、農村小學寫字教學存在的不足
1.復雜的作業任務
在當前社會競爭逐漸激烈的狀況下,大多數教師都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知識培育,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因為學生的學習根基相對淺薄,教師就認為應該加強對學生作業任務的布置,才可以確保學生對知識有效把握。課業壓力的加劇,造成了大多數學生寫字速度過快,寫字效率較低。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與教師都將最多的時間放在作業的完成和檢閱方面,就忽略了對學生寫字方面的訓練。同時因為作業太多,如果長時間展開寫字練習,還會產生視覺疲勞,不利于學生真切感受書法的魅力。
2.不注重寫字教學
教育部門沒有明確要求規范學生的漢字書寫應該達到怎樣的水平,過于重視成績的考核,這就導致寫字教學沒有一個清晰規范的教學引導路線,再加上農村學校比較稀疏,管理方面的困難程度也會加大;此外,農村學校還要應對巨大的教學壓力,將工作重心落在了學生的成績上面,還會讓語文教師同時負責教學寫字,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寫字教學。這樣以語文教學為主,順帶練習寫字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學生學習與寫字的質量。
3.缺乏考核機制
大多數農村學校的寫字教學都比較形式化,在開展寫字教學時,教師常常將內容講解完以后就離開了,并不會逐個檢查學生寫字的情況。長時間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大大降低了學生展開寫字訓練的主動性,讓學生喪失了對書寫的興趣。小學生的興趣常常是被教師的激勵調動起來的,一句簡單的夸贊,也許就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繼而給寫字建立良好的興趣。不過在農村小學中,往往缺乏這種考核與評價的機制,造成學生觀念懶散,認為寫好寫壞都一樣[1]。
二、農村小學寫字教學的實施對策
1.設置故事情境,塑造輕松活躍的書寫課堂
我國的漢字,被稱作“有情的圖畫,無聲的音樂”。漢字的每一筆每一畫,都蘊藏著無限的美好和故事。所以,寫字課堂應該摒棄無趣的抽象說教式教學,合理設立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故事情境,將字變得人格化,賦予其生命。同時應用靈活的語言與課件在實際教學當中進行展現,提高學生寫字的主動性。
2.設置活動情境,感受漢字書寫的樂趣
(1)猜字激發趣味性。象形字是一種古老又富有趣味性的文字,蘊藏著事物的形態與特點,通過簡單的幾筆就可以勾勒出圖畫性狀的原始文字。所以,可以在課堂中運用象形字,讓學生根據象形字的形態展開猜測,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索字源的興趣,懂得漢字中蘊藏的奧秘,從而科學把握漢字正確的書寫方式。
(2)拼擺引發趣味性。在寫字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實踐,拼擺筆畫。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筆畫和結構的認知。
(3)融入游戲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多媒體技術和漢字識寫結合在一起,敢于把游戲融入教學當中,促使學生在緊張又激烈的游戲活動中增長寫字教學知識。這樣的教學形式更順應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枯燥乏味的寫字課程變得富有趣味性[2]。
三、結語
漢字的正確書寫不僅是對學生的基本需求,還是對我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一種尊重。學校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幫助學生在今后可以更迅速地適應環境,推動學生的全方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龐麗娟,韓小雨.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教育學報,2005(4).
[2]徐玉斌.略論農村小學藝術課程資源的若干問題[J].教育研究,2002(7):82-84.
作者簡介:李瑾(1975—),男,壯族,廣西南寧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農村小學中年段寫字訓練的行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