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躍霞 朱曉毅 劉筑君

【摘要】目的:分析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遴選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55例)和對照組(n=55例),分別實施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常規健康教育。分析兩組糖尿病知識掌握率等觀察指標,并比較滿意度情況。結果: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的知識掌握率為96.36%,DSCS評分為(24.93±3.09)分,總滿意度為94.55%,比之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看圖對話;健康教育;糖尿病;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71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26-01
2型糖尿病具有病程久、不易治愈、并發癥多等特點,多數患者對該病缺乏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無良好的自我護理能力,血糖會大幅度波動,不利于控制血糖和疾病進展,因此實施有效、科學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1]。筆者對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遴選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間我院接治,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中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具有良好的行為能力和認識能力;自愿參加,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交流或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者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急性并發癥、心腦腎功能障礙者。基于數字隨機法分為觀察組(n=55例)和對照組(n=55例),男性人數分別為30例、33例,女性人數分別25例、22例,年齡分別為(55.92±8.25)歲、(56.36±7.84)歲。兩組的臨床資料均可比(P>0.05)。
1.2 技術方法 先組建健康教育小組,成員由知識和經驗豐富的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治醫師組成,患者入院后由該小組收集患者臨床資料,評估自我管理能力等,建立健康檔案;入院3d后實施健康教育。(一)觀察組實施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1)看圖對話工具,由三部分組成:輔導員指南一本、對話卡片、彩圖(1.52m×0.91m)四幅,其中,輔導員指南可幫助設置互動式的糖尿病相關課程和內容;對話卡片的內容包括自我管理誤區、糖尿病相關討論話題等,可于學習、討論過程中提供更多內容和信息,它的發放具有隨機性,可使患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實用性、趣味性以及掌握更多知識;四幅彩圖的主題分別為與胰島素同在、健康運動和飲食、何為糖尿病、與糖尿病同行,它們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了糖尿病的病因、病理、定義、癥狀、分型、治療方法以及飲食注意事項、運動方法、自我保健方法等,每幅圖均可平鋪于桌面上,利于患者發現圖中的每個元素。(2)實施方法:首先,將圖畫平鋪于桌面上,輔導者組織約6名左右患者圍繞桌子就座,主題圖畫應置于患者正前方,使每個患者均可清晰看到圖畫中的不同部分。然后,向患者介紹本次學習、討論的目的、形式、內容、所用工具等,并將學習目標卡、事實辨別卡、話題卡、誤區卡等對話卡片隨機發放給每位患者,借助語言提示、直觀圖畫等來促使患者展開交流、討論和表達自身體會、觀點、經歷等,患者也可寫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和感興趣的話題,之后通過護師之口提出并展開討論、交流。護師結合護理工作中遇到的事例來正確引導、啟發患者積極參與到討論和學習過程中,并可參考實際情況使用島素訪談工具、胰島素筆等工具,以幫助患者記憶、理解相關內容。(二)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通過語言溝通交流、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相關知識,指導其治療方式、運動、飲食等,并定期組織患者參加健康大講堂。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應用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DSCS)評估自我管理能力,內容包括足部護理、遵醫囑用藥、規律運動、飲食控制、血糖監測、血糖異常處理,各項均分為1~5分,總分為30分,分值越高,說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2)應用自制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為前兩者例數之和與總例數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軟件的X2檢驗、T檢驗來分析兩組的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s)間的差異,P<0.05時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分析 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的知識掌握率為96.36%,DSCS評分為(24.93±3.09)分,比之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滿意度分析 與對照組相比,實施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的觀察組的總滿意度更高,為94.5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X2=6.2526,P<0.05)。見表2。
3 討論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傳統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為口頭講解,形式固定、單一,內容枯燥、費解,不易為患者所接收和掌握,也會使其出現厭煩情緒[3]。因此,國際糖尿病聯盟推出了“看圖對話工具”,它是基于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的理論所創造,是在教育過程中應用啟發式提問來代替單一灌輸知識的方式[4]。
它具有如下特點:(1)具有實用性、系統性、全面性、互動性,綜合調動聽覺、視覺、觸覺等器官來幫助患者充分掌握糖尿病的定義、生理病理變化、胰島素應用注意事項、飲食和鍛煉方法等,利于患者實施正確的自行護理行為,科學調控血糖水平,防止發生并發癥,改善生存質量[5];(2)生動形象、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寓教于樂,利于調動患者的學習積極性,易于患者理解抽象的醫學知識,并營造了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患者可于學習、討論過程建立治療信念和獲得知識,改善了遵醫行為,增加了教育效能[6]。本研究將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的知識掌握率、DSCS評分以及總滿意度比之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的效果頗優。
綜上,看圖對話互動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率,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艷,姜俊玲,陸葉紅,等.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在門診優惠測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1):82-85.
[2] 錢榮立.關于糖尿病的新診斷標準與分型[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8(1):5-6.
[3] 余自娟,張艷,韓二環,等.糖尿病患者“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發展與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12):1148-1151.
[4] 王桂花.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112-113.
[5] 沈夏英,陳婷婷,楊宗瑜,等.“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防治社區2型糖尿病的模式探討[J].上海醫藥,2016,37(16):41-43.
[6] 莫璀瑛,馬綺文.“看圖對話”互動式教育方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觀察[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