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應用題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問題,解題策略是研究數學答案采取的途徑和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加強數學解題策略的指導,優化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文章主要研究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進展與成效,以及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解題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解題策略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的進展與成效
1.學習內容的整合
(1)教學目標
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實事求是的精神。
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通過調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收集數據,學會運用Excel制作簡單的統計圖表;獲取統計信息并做初步分析。
過程能力與方法:通過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學習統計的方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2)學習內容與相應活動
可以把數學的學習和信息技術的學習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種整合需要一定的基礎,即學生已經學會文字輸入等最基本的電腦操作。考慮到目前從小學中年級起設置信息技術課,與數學的統計圖表的整合教學可以分為兩段。一是小學中年級。信息技術的初步感知階段可以按通常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如要求學生在表格中填數據,在方格紙上涂條形。這些手工操作,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統計的體驗,形成統計量的印象。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利用電腦和投影,讓學生逐步熟悉,并感知該軟件繪制圖表的功能。二是小學高年級。這個階段要讓學生在學會使用電腦的基礎上,結合設計統計表的教學,學習電腦制表與電腦繪圖;把所學數學統計知識和信息技術運用于相關統計的問題與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提煉出四條關于內容整合的原則。
①載體適切原則。教師應精心選擇能鮮明反映數學(統計)的實質的內容,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并與了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②平衡調控原則。教師必須適時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的學習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③操作簡約原則。教師示范的電腦操作步驟應相對簡單、便于操作、容易掌握。為降低初學時的難度,減輕學生的負擔,節省時間,還應遵循簡約化原則。
④個性施展原則。學生進行電腦操作時,可模仿教師的示范,也可嘗試其他方式。讓學生在電腦上能夠自由發揮,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實踐表明,結合數學統計圖表,學習電腦繪制圖表,效果是多方面的。
①學生掌握了繪制圖表的基本操作。由于操作步驟比較簡單,費時不多,一般學生都能輕松學會。
②提高了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除了計算機的吸引力以外,更突出的是Excel方便快捷的統計功能和靈活多樣的繪圖功能,增強了統計圖表的親和力和誘惑力。
③促進學生統計觀念的形成。便于引導學生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描述有關的問題。
④提供個性化施展空間。學生用不同的操作方式模仿教師示范的操作步驟。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操作興趣,引起他們關注圖表的表現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2.教學手段的整合
(1)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先在五年級進行實驗,把小課題研究活動,作為“專題研究與實踐”板塊的內容,納入學期教學計劃。
(2)開發學習資源網站。我們要求學校中年級以上的學生訪問“可能性”網站,并組織學生交流網上瀏覽得到的信息。同時,發動學生為網站提供素材,把它看作自己的網站,人人關心它。這樣,一個基于網絡的信息化數學學習環境和資源庫就形成了,并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和數學素養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解題策略
1.優化解題策略的具體問題和范圍
(1)教師應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激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解題策略,幫助學生積累解題經驗,倡導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2)在學生面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時,應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
(3)學生運用己有學習經驗,設計多種解題方案,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尋找不同的或最佳的解題策略,提升思維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優化解題策略的目的與價值
(1)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解題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能使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這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感受解題策略在數學中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會用數學觀點和方法去觀察、解決問題。
(2)有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更新教學理念有利于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專業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3.優化解題策略的主要內容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領悟解題的基本方法及規律。教師可以呈現解題過程,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教師應精心設計變式練習,熟練運用這些解題策略解決問題,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能否真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主動權往往在教師的手上。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取數學知識,使每個學生得到對自己的終身發展有幫助的知識和能力。
在小學中年級段,要運用信息技術,從不同的角度去合作探究不同的解題策略,自主設計解題方案,優化解題方法。在小學高年級段,要善于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整合信息資源,靈活運用最佳解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在對比優化過程中建構數學模型,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4.優化解題策略的創新點
(1)運用信息技術,直觀再現解題策略。從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過程問題化、教學評價多樣化方面重建數學課堂,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收集、整合數學信息,研究多樣化解題策略。
(2)運用信息技術,積累解題經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解題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合作發展能力,開發學生智力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優化解題策略,落實核心素養。本文重在落實數據分析、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解題策略解題,培養學生理性思考、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精神。
參考文獻:
[1]鐘良愷,陳豪.信息技術(非計算機專業通用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葛麗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45).
作者簡介:馬西霞(1976—),女,黑龍江七臺河人,中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