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管理工作是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體,得用班主任的“心”與“情”,即用愛心、信心、耐心激發學生的能量、用熱心給家長溫暖、將激情,真情給工作,給特殊的學生多留溫情。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情;碩果
一、 在條規的框架里用“心”“情”點燃激情,培育活力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這就需要用耐心、信心、愛心以及恒心。有些老師說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激情已隨歲月的流逝一點點退去,但作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從來不應缺少激情,用心思為班級、為孩子,在愛的牽引下讓孩子盡情飛翔。在開展的班級各項活動中,我首先身體力行,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刻把自己置于鏡子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絕不落后。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不同的方式,用自己的“心”與“情”與學生相互較勁。最后班級活動的成績往往較好,那些比較調皮的學生也能夠取得進步,開始積極地發言,不再隨便講話,取得了老師的喜愛以及同學的贊賞,班級學習風氣也有了明顯進步,學習的氛圍也愈加的濃厚。
二、 用“心”與“情”善待學生個體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愛學生不僅是關注他的優點,更要關注他的缺點。因為體現在學生身上的缺點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也是可以矯正的。幫助學生需要真誠,要動真情,心誠則靈。真情不是矯揉造作而是自然流露,用真情打動學生,用真愛溫暖學生。
我在與學生相處中帶著放大鏡隨時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真正使學生處于主導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性。注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課堂教學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完美的個性。用堅定的信心和竅門的情思搭起同學互助協作的橋梁。
同學們都朝夕相處,品質與性格也難免互相影響,特別是品質和性格尚未形成之時。因此,我在同學持座與分組時用盡心思。作為班主任應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掌握其特點。再根據互補不足的原則來進行調配,互補式地進行排座,將那些自制力比較差并且調皮的學生和那些自制力較強并且學習成績出色的學生排在一起,把那些性格內向比較膽小的學生和那些活潑大膽的學生排在一起,這樣能夠讓學生之間性格互補和搭配,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和幫助,一起進步,這樣能夠切實提高整個班級的素質,形成良好班風。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時調座位時讓學生自由組合,這種形式的排座常常是志趣相投、習性相近、相處密切的同學在一起,形成第二種自由式排座。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班級凝聚力,而且還可以活躍班級氣氛。在座位上要如此費心,如此動情思,更何況別的事。
三、 用愛心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對待“學困生”要時刻留心留情
學困生指的是那些不達標并且成績不及格的學生。但是,實際上,很多差生指的僅僅是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其他方面并不差。但是很多教師和家長在衡量學生的時候,喜歡通過學生學習成績來進行。并且轉化學困生本身也需要較長的時間,筆者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 對待“學困生”要給予比一般學生更多的愛
提起“學困生”,很多老師就愛想說愛你不容易,因為如此更需要愛心溫情。在批評時口中留情,切忌“笨蛋”“不是學習的料”之類的說法。“學困生”很容易因為教師不喜歡以及同學的厭惡而出現性格孤僻、自我封閉的情況。這對于學生而言本身便存在心理上的傷害,學生很容易失去對于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效果也很難提高。在學困生發生的偶發事件,必要應用教學機制巧處理,因材施教,把握好分寸,對癥下藥。
(二) 對待“學困生”要給寬容的心還要通情達理
在想批評或放棄“學困生”時不妨告訴自己和學生:郭沫若、牛頓、愛迪生等人小時候的故事,這些在中小學階段都被看作是愚蠢的人,后來卻都成了馳名世界的人物。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卻足以給我們一個啟示:一切皆有可能。在學習生活中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寬容一些,不必太苛責。在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時候,必須真正地喜歡這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對每個學生,用愛心將學生融化,雖然這些學生身上一定存在缺點,但是也有其優點,教師應該善于找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并且不定時地表揚學生,將學生的上進心激發出來,增加學生脫困決心。當然光嚴厲的批評是不能奏效的,批評要情真意切,講究批評的技巧,要對事不對人。在幽默批評中有真誠的愛心和細膩的情感,用真情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正可謂: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四、 用熱心換真情,家校聯合
關于學生的成長教師應與家長時常聯系,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用熱心進行友好交往,不僅掌握了學生信息還增進了與家長情感。在家長的熱心幫助下更好地開展班級工作,更合理有效地管理班級。
班主任和學生最密切,是“心靈導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們全身心地投入,用真情走進學生心靈深處,愛每一位學生。班級管理要我們班主任用“心”來處理、用“情”來引導,定會培養出好學生,帶出好班級,給學生真、善、美的心靈。
作者簡介:
金先虹,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縣丁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