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青
【摘要】本文以“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為載體對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研究,“問題導學”遵循“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既關注教師的“導”,又注重學生的“學”,尤其是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是以自學為主的有效教學課堂模式。能夠較好的實現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問題導學 教學模式 模式設計
【課題】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導學模式設計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8]GHB1093。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26-01
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主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題,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和探究,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將學習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進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準備、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有效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教學,它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自主性、探究性與合作性,其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的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性課堂,有效的課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學,即“在規定的時間里,讓學生有收獲、有進步和提高,是衡量有效課堂的標準”。對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究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導學”模式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問題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初中物理是學生的新課程,由于物理內容知識的抽象性,沒有任何基礎的學生很難理解,進而提高了教學難度。而問題導學法為物理教學拓展了新的教學渠道,使得物理教學突破原有困境,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在探究實踐活動中理解和體會物理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物理體驗。盡管物理學科在初中階段日益受到重視,但初中物理教學仍然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主宰,課堂教學單調、乏味,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了誤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問題導學是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尋找“問”的答案,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獲取知識的能力。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要創設和諧、民主、有趣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樂于表達,教師樂于教學。其典型意義在于激發學生的潛力,在尊重學生人格的條件下,使學生由開始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
二、初中物理課堂“問題導學”教學運用
1.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物理知識中的教學應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初中物理中有《運動的相對性》這一章節。這個章節的知識雖說是初級難度的物理知識,但是它和后邊中、高等難度的物理學習有很大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學生學習本章知識的掌握程度。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去解開生活謎題。生活中,你認為靜止的物品真的是在靜止嗎?對于同樣一個物品,為什么不同的人對它的動與靜有不同的評價?坐在車廂里的乘客感覺自身是靜止的,為什么路人覺得自己是移動的呢?教師一連串地向學生拋出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瞬間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燃燒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問完問題以后笑而不語,讓學生在書本中尋找答案,然后結合練習冊來解答這些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導學教學,讓學生在仔細閱讀書本和簡單填寫練習冊的填空題時明白了如何區分物的靜止和移動的概念,懂得了如何判斷物的相對性。
2.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實驗物理知識中的教學應用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也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實驗的物理知識學習當中。電的學習是初中物理學習的一個重點,通過實驗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相互結合的應用,學生在學習這個內容時就不會那么吃力了。教師向學生發放電池、電燈泡、電源開關、電路板時,不論教師講任何內容,學生都聽不進去,因為在擺弄實驗器材。所以,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按照書本的要求做實驗,然后學生就會發現問題。如,為什么燈泡不如其他同學的亮?為什么開關打開時燈泡不亮?為什么自己的小燈泡會燒掉?在試驗中出現了這些問題,是學生自己動手引起的,所以他們會迫切地想知道答案,這樣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就成功地嵌入了物理實驗中。這個時候教師在講解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物理知識,說明錯誤的操作方法會導致的后果。學生會把這個內容深深地刻在腦海里了。
三、初中物理課堂“問題導學”教學策略
1.以教學重點為導向設計具有準度的導學問題
初中物理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物理實踐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重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初中學生興趣愛好逐漸形成,不愿意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上傾注太多時間。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的具體實踐中,要善于以高效的問題為切入點,直接切中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拋出適當的問題,提出學生感興趣的有“準度”的話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
2.以學生本位為導向設計具有梯度的導學問題
初中物理教師習慣在“范式”指導下開展物理教學,追求內容統一、方式統一、評價統一,忽視學生個體需求和個性差異,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差異化的針對性研究,從而抑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很多學生消極地面對物理課堂,失去了對五路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正確設計具有梯度的物理導學問題,引領學生深入了解物理的學科特點,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所謂有梯度的教學問題,就是要體現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在難度上有所區分,從而能為不同層次學生量身打造合適的導學問題,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邊緣化。
3.以多元整合為導向設計具有廣度的導學問題
合理化的導學問題,能夠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問題導學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讓課程更加具有關聯性、嚴密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物理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展現自己。設計具有廣度的導學問題,關鍵在于問題設計的拓展性,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或者將一些看似關聯性不大的內容整合成新問題,而對于問題的答案,也不必規定好“范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熱情。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應用問題導學法可以打造積極、高效的物理課堂,通過設計有準度、有廣度和有梯度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激勵他們踴躍展現自己、表達自己,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芮艷.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5年10期
[2]王海燕.在教學中怎樣落實“問題導學”模式[J].青少年日記,2013年11期
[3]鮑林青.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