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在此之上,本文主要以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增強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兩個方面論述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以此幫助學生結合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核心素養
一、 前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閱讀教學已然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部分,利用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這對于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閱讀教學,將閱讀作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要積極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 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一) 強化學生語言積累
教師通過研讀教材,在課堂上為學生找出文章中富有特色的語言詞匯及豐富的表現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知,并對文本留白處進行拓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成為自己所需詞匯,從而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如《秦兵馬俑》中,面對規模宏大且個性鮮明的兵馬俑,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等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親人。教師可通過這一敘述,將兵馬俑的形態各異的特點一一進行展示,并讓學生應用連詞“有的……好像”來形容所見事物,如“公園里的花,有的傲立枝頭,好像高傲的公主;有的躲閃在綠葉之下,好像嬌羞的小女孩。”以此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結構,讓他們能夠靈活應用連詞表述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二) 延展學生句式訓練
對于語文閱讀一是要正確,二是要熟練,這樣才增強自身閱讀技能。目前,部分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往往將語文句式分開教授,而且沒有任何章法地讓學生參與語文訓練,這樣其實起不到太大實效。因此,教師在應用閱讀教學的方法時應當放慢學生學習過程,借助層次分明的教學設計,延伸學生語言表達的深度,先讓學生初步感知,然后再理解,最后靈活運用,以此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雨點兒》課文中的句式為例:“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首先,教師應先讓學生感受課文中想要表達的語言效果,通過這種句式表現出雨點兒滴落的狀態;其次,為學生構建句式結構,出示例句“數不清的樹葉,從大樹媽媽的懷里灑落下來”預設“數不清的……從……”的句式,用熟悉的事物激發學生表達熱情,從而敢于應用句式造句;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自由分組,讓他們在組內利用相同句式進行訓練,有利于學生朝著個性化語言表達的方向發展;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及句式訓練狀況進行總結,告訴學生“數不清的……從……”句式是一個連續發生的過程,可以用在敘述事物流暢動作中。
(三) 提升學生思維邏輯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利用一些簡單的詞匯和句式進行表達之后,接下來就要培養他們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有說一段話甚至描述一整件事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整理語言表達的邏輯順序,讓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連貫有層理。如《烏鴉喝水》中,烏鴉從口渴、找水、喝水的過程中積極解決困難,滿足自己的愿望。事實上,這是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具有時間順序,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明白,事物的發生有因必有果,讓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有邏輯的陳述故事內容。
三、 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一)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且個性鮮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角度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比如教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尋找相關素材,利用立體直觀的事物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閱讀中。
(二) 培養學生情感體驗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解讀教材內容的方式,培養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在課文中獲取的情感體驗。如《晏子使楚》中,晏子出使楚國,受到楚國接待人的羞辱,而晏子憑借自身智慧機智回擊而獲得楚國人的尊敬。教師可在這篇課文閱讀之后問學生:“如果你是晏子,面對這種情況會怎么做?”讓學生從主人公角度思考問題,進而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三) 幫助學生運用知識
理論本應結合實踐,因此,語文知識也要充分利用于現實生活中,這樣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閱讀教學往往會教會學生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能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精彩的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如《孔子拜師》,通過學生對孔子內心世界的充實和可貴的品質,引領學生探析人物內心情感,并學習孔子待人真誠、尊敬師長的品質,將其靈活融入現實生活中,從而提升綜合素養。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升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閱讀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在運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從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都有重大影響,有利于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促進其自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陳云.基于兒童閱讀圖式的小學語文教學圖式的設計——引導小學生參與語文課程建構的教學探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9(14):29-32.
[2]林秀平.基于文體意識視閾下“整本書閱讀教學”——以《不老泉》導讀教學例談小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培植[J].基礎教育論壇,2019(3):36-38.
作者簡介:
王蓓,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龍門鄉龍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