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中,英語學科能力的關鍵要素都是基于理解應用、遷移創新的思想所提出的,如今我國的教育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并可以終身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學科關鍵能力需要學生在智力、能力方面都能在一定范圍內有所表現,從這一視角來觀察和研究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與教育教學中的相關能力指標體系相互配合,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教學效果。我國許多小學英語科目版本教材那都包含了Fun time這一板塊,這一板塊主要是對教學內容的實操練習,對學生提升綜合語言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關鍵詞:學科關鍵能力;小學英語;Fun time教學;有效性
一、 學科關鍵能力概念表述和培養現狀
(一) 學科關鍵能力核心概念及特征
學生的學科關鍵能力代表了一個學科的核心。“能力”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其形成過程和我們常說的經驗積累相似。學科能力代表了學生的能力和相關學科之間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學生解決學科問題的個性特征。擁有學科關鍵能力,說明學生對學科的認識和解題,活動都十分的穩定,而這種心理特征一般是在學生面對特定的問題情境下才會表現出來的,對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要通過一系列的指標來反映。
(二) 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現狀的不足
由于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不同地區對于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也有所差異。總體來說,對于小學英語課程越不重視的地區,這種比較落后的教育思想會導致小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對于關鍵能力的培養也滯后。學科本身受到忽視,關鍵能力也會變成空談。其次是教學模式的單一化,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老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構建相關的語言情景,但是部分課堂一直沒有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依然保留著Open your book(打開書本)—Listen to me(聽我講)—Read after me(跟我讀)—Copy(抄寫)的傳統落后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教學氛圍過于死板,對于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造成了阻礙。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就是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發展空間,當發展空間被壓縮,學生對學科的領悟能力就會下降,只會變成一個學習機器。
二、 Fun time板塊教學重要性和現狀
(一) Fun time板塊重要性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創設話題和語言情境既可以為英語教學更好地提供教學環境,帶入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教學內容中,Fun time板塊的設計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環境的操練載體。教學進入到這一板塊中,學生可以自由地發揮英語交流水平,并且自主地歸納語法規則,與傳統的老師來強調語法結構概念相比更加靈活。這一板塊的設計同時也兼顧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要求老師在有效的環境中帶領學生去提升和拓展,由此可見,這一板塊是較為重要的部分。
(二) 洞察Fun time板塊教學的現狀
首先,在許多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由于本身英語課程的安排度不高,老師在進行課堂備案時,大概率會把這個部分當做課外作業布置給學生,也沒有較高的參與度和操作性,多數會流于形式。其次,很多老師雖然不會忽略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但在Draw and say,Act and guess這個環節中,我們發現老師們很多會選擇對要求進行簡單粗略地講解,在操作上也會讓學生簡單地進行處理,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語言實踐的培養。同時老師們,在進行這一板塊的課堂講解設計時,對于板塊的整體設計顯得非常松散,也不能和其他的板塊進行有機結合,在串聯教學內容時無法跟相關的情景整合在一起,這會讓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主要依靠臨時起意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操練上缺乏提升的作用。
三、 Fun time教學的高效性板塊設計
以譯林版的英語教材為例,首先要提高這一板塊教學的高效性,老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添加更多新穎的角度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四(上)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課的Fun time板塊為例,在Read and say中,教師可以先通過這一個趣味閱讀課文進行相關的對話,并且在交流中運用到目標的語言問答方式,“Can... Yes,... can./No,...cant.”,在練習之后,讓學生模仿這個交流方式來介紹自己親近的人,并且形成一段文字材料。這種方法比之前老師直接提問的方法更加有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其次,讓學生自己參與的課堂游戲中,也會提高教學的高效性。以蘇教版的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在四(下)Unit 5 Seasons Fun time & Cartoon time板塊教學中,要求的是讓學生來進行季節明信片的制作。由于制作明信片時添加表述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在第一課學生只是初步地感知和運用,直接進行操練會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可以分配學生來制作關于季節、天氣和人物活動的卡片,在課堂上,把學生分為小組,用打牌的方式分別打出季節、天氣和人物活動的卡片,再由小組之間討論這個季節和人物活動是否相匹配,反復多次后學生就會對活動的內容非常熟悉,在此時老師在要求學生對季節卡進行制作,學生的語言表述就會更加豐富,帶來了不錯的課堂效果。
四、 總結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從實際出發,以教學內容為主線,對于教學的各個板塊內容提前做好處理,使它們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串聯,不能割裂板塊之間的聯系。在每一個板塊教學中,老師都應該去把握教學過程的生成性,自主地引導學生去實踐、思考和交流,對英語學科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學會主動地學習,從而掌握更強的學科關鍵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燕.淺談優化Fun time板塊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8(6):99.
[2]韓青.小學英語高年級Fun time板塊的有效解讀[J].考試與評價,2017(9):55-56.
[3]朱建琴.小學英語Fun time板塊教學的優化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6(8):28.
[4]儲廣妹.Fun time板塊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6(24):43.
[5]張吉如.基于學生關鍵能力的單元各板塊教學設計再優化的三大視角[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5):29.
作者簡介:鄭蕓,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