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鞏固與延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初中數學這種應用型的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如何在“減負”的前提下適量、巧妙、多樣化地布置作業就成了當前需要研究的問題。鑒于此,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如何保證初中數學學科課后作業有效性的新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途徑
作業在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數學這一需要在課下鞏固思考的學科更是如此。但是在當今教育部門與社會人士都要求“減負”的趨勢下,如何布置課后作業保證學生可以有效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并且能夠輕松完成作業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教師必須要保證課后作業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可以在完成最少作業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
一、 具有針對性布置課后作業
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布置必須要以當天數學教學的內容相匹配,要體現出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后作業,不能隨意布置。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教師就應對這些知識難點進行分解,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練習;對于關鍵性、代表性以及典型的知識內容,不能要求學生僅一遍掌握即可,要反復練習深化理解,如此方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升基本能力。例如,在布置八年級上冊實數運算知識的時候,就可以設計一些關于七年級上冊有理數運算的知識,如此不僅可以加深對有理數運算法則的理解,提高運算能力,還能將實數與有理數運算相聯系,為學生理解實數奠定基礎。
二、 多樣化地布置課后作業
為了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也應遵循多樣性的原則,根據數學課堂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不同將課后作業以不同的形式呈現,這不僅是階段性教學目標的要求,更是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要求。例如,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以應用意識引領教學,教師在作業布置上也應體現這一特點。的確,要想讓學生全面掌握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就不僅要讓學生牢記理論知識,還要將其與實踐相聯系。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合理融入實踐探究因素,提高作業質量,讓課后學習更加有效。課后作業中實踐探究因素的加入可以提升作業的多樣性,這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做作業中輕松自由地思考,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另一方面還能增強課后作業的新鮮感,提高學生鉆研與完成課后作業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效率。此外,課后作業的多樣性也要求作業的內容與題型具有趣味性,教師可以在一張試卷上合理布置各種題型,比如選擇、填空、應用、作圖等,要盡量選取學生感興趣與實際應用價值較強的題型,讓學生主動思考,增加學習成就感。
三、 適量地布置課后作業
凡事都應有量有度,在布置數學課后作業時也應遵循這一原則,要在保證數學作業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數學作業量,避免簡單重復的作業,真正實現“減負”。數學作業的布置首先應了解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并根據學生的年齡、愛好、學習習慣等,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掌握學生熟記知識點所需的時間,精心設計課后作業,要讓其作為課堂內容的發展與延伸,而不僅是課堂學習內容簡單的重復,要將課后作業作為提高學生智力與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將提高學習效率作為目標。
四、 分層次布置課后作業
通過調查學生對課后作業的感受可以知道,在同一課堂上學習的學生,他們對作業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認為作業布置的難度太低,沒有挑戰性;有的學生則認為作業難度太大,無從下手。這就說明不同學生在相同知識掌握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對作業的完成效果產生影響。因此,為了充分體現課后作業的價值,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訓練,教師應分層次布置課后作業,要將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思路延伸到課后作業的布置中,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布置不同程度的習題,從而使作業訓練更具針對性,提高課后作業的有效性。
五、 有計劃布置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不僅只是對數學課堂知識的鞏固與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查缺補漏的功能。在作業的完成中,學生難免會因為思想上的不嚴謹而出現解答上的錯誤,教師不能僅將這些錯誤當作評判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依據,更要將其作為查看學生知識理解疏漏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教導學生正確面對錯誤,不能排斥錯誤的出現,而應通過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數學知識內容,使課后作業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布置一些易錯的題目,并且借助修正這些錯誤的機會,讓學生對易錯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復習,留下深刻印象。
總而言之,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遵循多樣化、適量性、分層次的原則,在不增加作業量的基礎上,提高課后作業的有效性。隨著新課改的要求,傳統內容死板、形式單一的課后作業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保證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與針對性,并且有計劃地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作業環節更輕松、有效。
參考文獻:
[1]尚吉文.探析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23-124.
[2]薛雯琰.初中數學課堂實現有效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8):115-116.
[3]謝小兵.初中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J].中學課程資源,2016(3):60-61+26.
作者簡介:
安芫,吉林省德惠市,德惠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