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在余 楊海林
摘 ?要:逆向教學設計能夠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最終結果理念體現出來,這與我國十三五規劃中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也相符。邏輯逆向是逆向教學設計的理論支撐,強調學生對學科價值觀念的持久性理解,教師在課堂上先將評價自然地導入,然后融合學習活動、評價以及教學目標。體育教學中設計逆向教學,應當以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設計目標,陳述標準的立足點是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方式。評價學習應立足于學習評價和目標兩者的關系,應用并選擇的評價方式和指標應當高度匹配學習目標。教師在選擇教學組織方法和形式時注意開展活動,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體育教學 ?逆向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評價先行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74-02
1 ?預設體育學習目標
1.1 立足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設計目標
在預設體育教學學習目標時,首先應當讓學生理解教的內容并進行有效把握,所以學生只有對相關內容持久性地理解,才能轉變學生的原本觀念,進而保障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學習積極性。所謂的核心素養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并能夠將自身所習得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的能力。核心素養需要經過后天的不斷努力和引導才能形成和發展,教學課堂是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主要陣地,但是核心素養又不能單純地依靠教學課堂發展,其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課堂范圍,核心素養更強調在社會生活情境運用中的能力。
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課程,不管是體育教師還是課程研發者都應當將核心素養貫徹到課程標準、設計單元以及課程評價環節中。所以,設計學習過程和評價首先要對體育教育這門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明確。應當從體育核心素養的體育品德、體育行為和學生運動能力三方面來設計學習目標,將這三方面的核心性充分發揮出來,要引導學生有效掌握體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和安全意識。
1.2 基于學生理解為核心陳述目標
陳述目標就是為了對學生可能會發生的變化進行確定,通過確定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達成的教學目標。陳述學習目標應當建立在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上,以學生理解為核心陳述目標,第一,教師應當對學習主體行為的變化進行把握。即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內容后自身的學習行為產生了怎樣的變化。第二,表達過程中應當運用合理的行為動詞。要注意表達的行為動詞一定要精煉和準確,并且要具備一定的可評性和測量性,比如說教師在實際組織教授籃球課程中,對肩上投籃的動作進行講解時,如果使用模糊的詞語就可能造成學生的不理解。第三,限定行為條件,就是指對目標完成所需要的內外部條件,比如說單手投籃過程中會存在對手的防守,在此情況下成功率的較低。第四,對學習表現的等級水平和層次進行明確。就是要對個體會達到怎樣的目標進行陳述,比如說教學的基礎性目標、拔高目標以及終極目標需要達到的等級水平。同時,陳述學習目標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歸納相似的目標,然后將這些目標整理成為體育品德目標、運動能力目標以及鍛煉行為目標,這樣能夠使得陳述目標出現的重復和交叉量大大減少。
2 ?設計體育學習評價
2.1 對學習評價和目標之間的關系進行明晰
設計體育學習評價,首先要對評價任務和目標兩者關系進行明確。眾所周知,設計學習評價的本質就是服務和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學習目標和學習評價兩者是非常匹配的。但是教師不能單純地認為學習目標和學習評價是對應關系,要從集中性回答的一系列匹配視角進行看待,所有的評價標準和內容都應當在學習目標的技術和內容中體現出來,所有的評價都是能夠反映學習目標的有效抽樣、體育中的重要理論和技能。也就是學習評價是可以具體操作的,并且可以測量和變化,是實實在在、具體的一種操作衡量標準,也規定了學習目標,它的特征就是可行、有效、準確、合理,學習目標中的一些高級和拓展性思維和復雜概念等內容是很難進行測量的,這就需要設計學習評價時有一定的挑戰性和開放性。另外,設計學習評價不能被學習目標所局限,應當立足于學習目標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選擇評價方式和指標要匹配學習目標
設計學習評價要能夠體現出全面性、多元化和合理性,另外設計的學習評價要切實可行,具備可操作性,如果評價過于細化,很有可能在實施過程中無法落實,進而發展成為一種形式主義。所以,應當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對逆向教學設計學習評價指標進行完善,將體育品德、學生運動能力和鍛煉行為作為第一評價指標,要從學生情趣、興趣、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設計學習評價。另外為了使學習評價在體育教學情境中有效地運用,就要求設計要體現出可操作性。除了學習評價要能夠匹配目標等指標,對評價方式的合理選擇也是評級功能得以有效發揮的關鍵所在,所以,設計評級過程中要關注絕對和相對評價、終結性和形成性評價、定性和定量評價的結合,通過教師點評、學生自評和互評方式進行學習評價設計。
3 ?有效組織學習活動和選擇學習內容
3.1 對學習內容進行多元化選擇
當前體育運動項目和類型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多,相應的學生學習體育的內容也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因此有了更多選擇,但是合理地選擇利于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素養發展的,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在選擇學習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說社會、學校以及學生自身的需求,另外也要考慮選擇的教學內容自身特性以及在后續過程中所能夠產生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立足于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選擇能夠激發學生主觀動能性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意志品質的提升。教師對學習內容選擇時應當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關注學習內容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有機結合知識和技能,學生技能和體能。將游戲和競賽等多元化學習方式融入到體育教學情境中,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應當多元化地選擇教學內容,這是保障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
3.2 靈活運用學習活動手段和方法
逆向體育教學設計關鍵在于要促進學生的發展,應當有效結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立足于教學任務和目標,創設互動式教學情境模式,提倡學生運用探究、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活動手段和方法。教師要構建相應的學習情境,并將學習要點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在情境中獲取理論技能。要給予學生自主發揮、主動鉆研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練中感悟,體驗樂趣和學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有個性化、深刻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并能夠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獲得樂趣,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結構化、完整的學習手段。在集體授課時可以采用分層學習模式,比如說引用男女分層、班級分層、班內分層等形式,要注意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心理變化,活動中要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年齡特征,如此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自然秩序環境進行有效探索。
參考文獻
[1] 趙鳳霞,程傳銀,張新輝,李菊紅.體育核心素養模型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1):151-159.
[2] 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3] 楊文麗,高凜.逆向教學:目標、邏輯及實現可能——基于大學有效教學視角的審視[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