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境鋒


摘 ?要:校園足球教學事業逐步發展,以廣州市增城區為例,目前校園足球教學存在師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因此,本文根據上述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以期推動廣州市校園足球事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校園足球 ?推廣學校 ?師資建設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237-03
1 ?研究的目的
足球運動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體育教師的工作實踐,體育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結合增城區石灘鎮和仙村鎮4所校園足球推廣初中學校的校園足球師資現狀,運用學科發展觀體系對校園足球師資隊伍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對增城區其他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提供一定的借鑒。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和仙村的4所校園足球推廣初中學校的34名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別是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
問卷調查法:本文根據廣州市增城區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師資建設狀況設計問卷調查表,包括此次調查問卷采用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的辦法。共發放了體育教師調查問卷34份,收回有效問卷數為34份,回收率達到了100%,成為本次研究的事實依據。
文獻分析法:從多角度、多渠道開展對文獻資料的比較研究,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指導研究工作的實施,提煉經驗理論,找到新的生長點,防止重復研究。
數據統計法: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綜合整理,統計出了有關數據,并運用Excel 2007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獲得相關的實驗分析數據,為本次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據。
3 ?結果與分析
3.1 廣州市增城區校園足球師資建設現狀
廣州市增城區相較多數城區相比,具有良好的足球教學氛圍,而且由于經濟資源以及地理環境優勢,其可為師生提供高質量訓練設備。近年來,人民群眾看到校園足球發展的成果,但是由于部分學校的環境不理想、組織結構不科學、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缺陷,導致校園足球發展受阻。因此,如何構建高水平教學團隊、挖掘教師的潛在價值,取長補短,是教育部門應當思考的問題。此外,由于國內足球教學起步較晚,此專業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師對足球以及教育的認識存在缺陷,再加之教學機構匱乏,導致足球人才稀缺。
3.1.1 足球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隨著校園足球快速發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足球教學活動,但是,足球教師數量未能滿足教學要求,甚至部分學校派遣體育教師充當足球教師,從而無法開展專業化教學,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表1我們發現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學歷是本科以上的占85%,本科以下的不足10%,足以證明該學校的教師學歷是達標的。但是在表2顯示出來的體育教師專項來看,傳統的田徑和籃球項目加起來超過了一半以上,足球項目的只有11.8%,由此可以看出以前足球在沒有進行足球進校園推廣活動前足球是屬于不太受歡迎的。
3.1.2 足球師資年齡結構
教師年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學經驗,從而也反映教學團隊結構是否合理。通常情況下,老齡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身體素質特征等知識,因此,這類教師會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案以滿足學生需求,但是由于老齡教師的自身身體素質下降,因此,難以了解現代化高水平戰術技巧,也無法與學生共同參與足球活動,從而導致與學生之間存在鴻溝。雙方僅僅通過語言進行交流。相比之下,年輕教師具有最新的教學理論,不僅接受高水平教育,而且可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雙方良好溝通,教學氛圍輕松。但是,由于缺乏教學經驗,設置教學活動時難以顧及全體學生,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得不到有效教育。綜上所述,只有學校構建科學的教學團隊,吸取各年齡段教師優勢,創新教學理念,方可推動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通過表3可知,廣州市增城區石灘(和仙村)推廣學校校園足球教育工作者趨于年輕化,他們吸引青少年目光,教學課堂充滿生氣,他們具有全新的教學理論以及思維,可以靈活運用高科技設備開展教學活動,師生互動頻繁,但是,教學質量卻遲遲得不到有效提升,部分學生存在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或者體能不足等情況,因此,各個學校必須深入研究這類問題,采取相應對策令教師順利承擔教學重任,實現校園足球教學目標。
3.2 廣州市增城區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具體對策
3.2.1 拓寬培養規模
目前,廣州市增城區難以招聘從事足球教學的專業人才,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從各院校中積極號召教師提高自身能力,要求師范類院校適當擴招足球專業學生,以便后續為中小學院校提供人才。在政府層面進行拓寬培養:社會中不乏大量與足球相關的退役運動員,政府部門可構建平臺以凝聚這類人才,令其積極參與中小學足球教學活動,為足球教育做出貢獻;在學校層面進行拓寬培養:學校定期開辦講座,以期增強其足球理論知識,豐富內在文化素養,學校聘請專業人士講述最新的足球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除此之外,部分學校要求體育教師擔任足球教師,雖然體育教師在過往學習中了解過足球類項目,但是其專業知識面遠遠沒達到教學資格,甚至存在部分教師未曾參與足球比賽的現象。足球教學主要分為戰術教學、技能教學等,不論哪種教學內容都應當經過科學驗證以及大量實踐方可落實于教學活動中,而且足球訓練強度較比普通體育活動有大幅提升,一旦教師的教學內容無法令學生所適應,便可能導致學生的身體健康出現危機,甚至產生人身傷害,得不償失。
3.2.2 提高足球外聘教練的應聘資格
要想快速提高足球教學團隊質量,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為了更好地組織開展足球培訓和教學,可以通過外聘有資質的足球俱樂部或者當地的足協部門由他們每周派出教練(老師)到學校進行培訓。體育教師可以跟外聘單位在招聘環節中進行協商,嚴格篩選教學人才,從教學資格、授課經驗、比賽經驗、足球技能等多方面審查應聘者,可要求其嘗試教學一周,驗證其實際教學能力,從而判斷是否錄用。同時,針對已被錄用的足球教師應適當優化年齡結構,篩選學歷水平,針對不同教學特色的教師應給予不同教學任務,從而挖掘教師特色,例如戰術素養高的教師可為不同班級講述足球戰術,與體能教師相搭配,取長補短,融合各自教學優勢,達到綜合培養目的,以此來適應當前廣州市增城區校園足球活動對足球師資的要求。
3.2.3 管理者糾正其錯誤理念
由于校園足球推廣時間比較遲,很多地區的學校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沒有合適的場地進行足球教學,在師資建設方面沒有專門組織招聘,很多體育老師都是體育教學專業,非足球對口專業,從而導致師資團隊質量差,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是作為每個地區的示范學校界定的?;谏鲜霰尘?,主管部門應當從全局角度對中小學足球教育事業開展合理規劃。
建議:將足球教學情況納入學校體育考核范疇,制定和完善考核評價方案和標準。以此強化學校管理層對足球教學的重視,并積極落實足球教學計劃。學校管理者必須摒棄對足球運動的偏見,應當了解足球運動對中小學生的積極意義,構建全新的管理架構,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針對性教學規劃,并加強監督力度,令其不再流于形式。此外,體育(足球)教師應主動提高自身素養,在落實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足球技能水平,尤其是職業素養修養,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善教學任務。
3.2.4 調整績效獎勵機制問題
無論哪個行業的人才都期望以高薪酬來匹配自己的能力。在學校里面可以實行績效工資分配,根據教師的能力及業績獲得相應的待遇。在學校里,教學成績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的依據??冃ЧべY的分配方案是根據一校一案實施的,因此作為管理者,在制定方案時候更多的是考慮行政、班主任,再到一線中考科目教師和非中考科目教師,如圖1所示。
在學校里,體育教師與其他科目教師相比沒有優勢,基于上述背景,要想增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第一,必須通過穩定教師的物質基礎來實現,只有如此。教師的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對于教育學生就更有動力了;其次,上級領導部應該對于體育(足球)教師在職稱晉升方面作出相應的支持;第三,在教師評優評先方面定期對教師進行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全方位了解教師的辛勤付出并給予相應回報,方可吸引更多的體育(足球)教學人才進入教學團隊。
3.2.5 提高后期培訓質量
足球師資培訓工作應當從教師的具體需求出發,立足于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通過實踐環節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第一,教師的教學風格應當與學生的身心特征相結合,只有師生和諧溝通,方可打造最高效的教學課堂。第二,加強組織全員參與培訓力度,足球培訓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政府部門以及教育部門加強合作,共同籌備資金,共同舉辦大型足球競賽,鼓勵和支持更多的足球教師和教練員去外出培訓、交流以及參加更高層次的培訓進修。第三,糾正教師的培訓態度。目前大多數教師參與培訓都存在消極態度,甚至于把培訓當作娛樂活動,而未能從中提升專項素質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因此,培訓團隊應不斷糾正教師的錯誤思想,不再以培訓證書為目標,而是正確認識足球教學的價值和重要性,從而順應時代潮流,傳授給學生終生學習足球的習慣,使師生都了解到持續學習才是最正確的道路。第四,完善培訓制度。培訓作為一個教育體系,旨在解決校園足球教師培訓存在的各類缺陷,例如教師資質不足、考評不科學等,培訓機構可構建互聯網管理系統,錄入所有參培教師的數據,并定期考核,與過往能力相對比,從而加強對培訓的動態監測,登記參訓學時學分,定期展開培訓質量評估,最終作為是否具有繼續教學資格的指標進行考核。
4 ?結語
校園足球推廣事業極其艱難,目前,教師團隊結構不合理、教師能力不足、素養差等缺陷問題暴露于眾,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強化足球師資門檻、拓寬培養規模、糾正管理理念、增加師資待遇等措施,以期推動校園足球推廣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褚琪暉.校園足球背景下中小學足球師資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河南省校園足球省級布局城市為例[D].河南大學, 2014.
[2] 王清.縣域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困境及對策——以嘉善縣為例[J].體育師友,2017,40(2):51-53.
[3] 張穎.校園足球推廣中家長和學生態度與行為調查研究——以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 2017,7(26):247-247.
[4] 鄒植陽.農村初中小班化足球教學的可行性研究——以增城區石灘鎮三江第二中學為例[J].青少年體育,2018(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