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泳文
摘 ?要:新課標堅持目標統領教學,提倡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學生健康的主題,把教學的精力集中投放到關注全體學生的健康問題上,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以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伴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引入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新課標 ?高職體育 ?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151-02
在過去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一直沿襲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模式,造成體育教學形式單調、教學氣氛過于嚴肅,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不夠。每堂課都按照講解、示范、練習的模式進行,長此以往造成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體育課缺乏應有的生機;加上教師不重視知識再學習,業務素質不高,教學內容大多照搬本科院校,很多項目技術難度過高,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不周,更增加了學生對體育課的畏難情緒。根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實際,積極落實新課標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是每個教育管理者都要面對的新課題。
1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不夠
在新課標中強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的能力,在課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予以不同要求,保證體育教學對學生個體的效果。但是目前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競技重普及輕、課內重課外輕,尖子重其余輕”的現象依然存在。體育教學過分強調傳統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以課堂教學和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獨立性活動能力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健身意識培養 ,影響了體育教學增強體質、培養健身能力、養成鍛煉習慣效果的發揮,對學生的個性培養、人格形成、尊嚴建立、價值觀及社會生存和適應能力的培養,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2 內容方法相對陳舊
目前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依然沿襲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嚴肅有余、活潑不足,教學內容基本上是以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為主,對目前大家比較關注的“時尚、休閑、健身”等新興運動項目涉及較少,學生的自主選擇空間較小,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的培養造成不利影響。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單一,教學手段機械、呆板,課堂組織過分地強調“整齊劃一”,基本上是中小學體育的延續或延長(高職一次課90min),對學生的年齡、心理和興趣愛好考慮較少,勢必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倦情緒,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3 評價體系過于單一
良好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夠檢查教學效果,還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傳統的教學評價理念和方法陳舊,評價指標單一、終結性評價在整個評價體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對參與意愿及過程的評估欠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不能涵蓋教育過程的民主化和人性化,原有的評價體系面對新課標“以人為本”的要求確實相差甚遠。
1.4 師資隊伍有待加強
原有的教學管理體制造成師資隊伍兩極分化嚴重,一方面教師錄用為文憑化,對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和能力考量不夠;另一方面是過多關注教師的專業技術,對教育觀念、知識結構缺乏認識,從而造成教學發展缺乏后勁,教學改革難以推進。
2 ?新課標的新轉折
2.1 高校體育改革的潛力巨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十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辦學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體育教育資源、師資人數和水平、資金支持力度、場館建設都有了極大的提升,為新課標理念實施提供新基礎。經過中小學完善的體育教學,大多數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些都為高職的體育教育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2.2 更好體現個性化教育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都是按照按大綱要求事先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都是按照統一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由于受到統一模式的限制,教師的自身優勢很難得到發揮。新課標要求以人為本、體現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采取更為靈活的形式實施教學過程,這樣學生和教師都能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各自的特長也能得到更好發展。
3 ?積極落實新課標的實施對策
3.1 繼續增加對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
近年來雖然國家對高校的經費投入逐年增長,但體育教學的實際經費增長并不明顯,教師人數不足、體育課時不夠、教學場地器材缺乏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要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必須首先對照課標的要求,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加強體育教學的硬件建設,逐步完善新課標要求的基本教學條件和環境,這樣才能為新課標的落地打下堅實基礎。
3.2 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
教師是整個教學的執行者、更是新課標的踐行者, 新大綱《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試行修訂本)》在全國實施以后,學校和教師的自主權得到了擴大,在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同時,對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新課標的踐行者的體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按照新課程的要求, 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積極轉變教學角色,以適應課改的新要求。
3.2.1 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傳道授業強調的是品德與技術的傳承與影響,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的思想品德提高十分必要。作為一名光榮的體育教師必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獻身于體育教育事業的崇高精神。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教師風度和表率作用,既要彰顯出體育教師強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又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精神追求。體育的美不僅僅在于動作和過程之中,更要體現在精神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之上。
3.2.2 積極轉變角色
在新體育課程標注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目標。教師要及時轉變以往的角色,由教學的主導地位及時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已經形成的專業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拓展知識領域、增加知識內容、提高新的教學技能,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3.2.3 強化教育科研能力
要適應新課標的新要求,體育教師需要盡快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轉變傳統的慣性思維模式,及時研究體育教學和職業教育新的發展方向與需求,擴展自己的眼界與視角,同時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各種需求、健身要求、興趣愛好的內容。這在以往的教學之中好像并不十分重要,現在需要我們的體育教師,不能僅僅根據經驗來教學,還要善于審時度勢、認真觀察和發現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通過科學研究的途徑解決問題,做到以科研促教學。
3.3 評價體系要更科學、更全面
3.3.1 培養學生習慣。在傳統教學中由于由于評價手段單一,教師片面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態度、主觀能動性的評價和考量,嚴重影響了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的養成。
3.3.2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整齊劃一,學生全部要求按照教師的要求練習,稍有違反就會受到教師的批評甚至是指責,因此課堂上學生經常縮手縮腳,不敢稍有創新或改變,這樣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機會。新課標實施后要求教師多鼓勵學生創新。及時的表揚和贊許,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豪感,學生就會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技術,更好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
3.4 課程資源亟待拓展
在以往的教學中全國執行統一的教學內容,按照統一的教學標準實施教學,教師無需開發新的教學內容和領域,而在新課標中不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這就為教師選擇和開發提供了新的空間,教師能夠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開發出有助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的,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課程資源。
3.5 主動設計課堂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按照固有的流程與模式實施教學過程,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的管理確實行之有效,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卻十分有限。新課程標準中注重提倡教師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積極方式,強調在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前提下,對其進行指導和管理。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課前的準備能力和預測能力、課堂教學的反饋與評價能力、課后的反思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新課程的實施更加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潛能,主動設計和開發出更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并能更好提高教學效果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張麗.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9):11.
[2] 王秀紅.對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5):64-66.
[3] 劉煥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