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蕊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一座寶庫,圖書館是另外一座精神寶庫,如何讓兩者結合,是設計者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圖書館文創設計不僅需要專業的設計手法更要結合傳統與現代,實現語言的溝通和轉換,讓圖書館文創產品走進大眾視野并被大眾認可接受。
關鍵詞:圖書館文創產品 設計手法 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01
文創產品就是文化+創意產品,其核心為“商品”。商品的本質是交易,以商品為核,以文化屬性為附加值。好的文創產品不僅具有實用性觀賞性,還具有藝術性文化性,文創產品本身的文化價值和文化意義要超越其自身的實用屬性,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還具有品牌化效應,為品牌的樹立和推廣提供更好的方式。從產品本身的價值也分為三類,它包含裝飾類收藏品、實用品、紀念品等。在當下文化市場大繁榮大發展的背景下,讓圖書館的文創產品也“活”起來,“火”起來,不僅有助于當地的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還開辟了一種新型的文化服務形式,是圖書館轉變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現狀分析
我國圖書館文創產品起步較晚,而圖書館相較于博物館文創產品來說,文創難度更大,一方面,圖書館以文字見長,在藝術形式上不像博物館那樣門類多樣容易表現;另一方面,古書典籍的閱讀與排版方式與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不同,在其衍生品的設計上增加了難度;最后,圖書館在文化服務的性質上偏“內向”,不像博物館那樣具有旅游價值,這也是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難度大的原因之一。關于文創產品,人們最早容易聯想到的恐怕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這是成功的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利用的典型案例,而十年之后2018年最受歡迎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特別是最近大火的故宮彩妝口紅已經賣斷貨。故宮模式的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幾點啟示,什么樣的文創產品才是市場需要的,什么樣的文創產品才能被大眾需要,什么樣的文創產品才具有審美與使用的統一性,這就需要專業的設計人才和設計團隊。
二、設計要求
通過現代設計手段將圖書館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再設計,在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1.取其行
圖書館擁有大量的古書典籍,其中不乏記錄傳統紋樣的藝術類經典書籍,紋樣更容易被運用到文創產品當中去,這里所說的取其行,是在原來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圖形的簡化和取舍,再進行創造,是設計師通過現代審美將其進行重構,使其具有功能性和審美性實用性。以故宮淘寶店鋪出售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銅紋系列襪子為例,就是一個將中國傳統圖案元素運用到文創產品的成功案例,把青銅器上的紋樣進行創新,保留容易讓人識別的青銅紋樣元素,在視覺組合成現代人能夠接受并喜愛的排列圖式。
2.承其意
承其意是更層次的設計要求。首先就是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并通過創造全新的形象并延伸傳統文化的寓意。例如,國圖開發的一款智能書法文具盒“明星產品“翰墨書香”。打開文具盒,里面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制作的筆墨紙硯和一套從國圖館藏金石拓片中集取的經典字帖,用下載好的APP掃描文具盒內的產品,就會有非遺傳承人為你口述相關的知識;掃描字帖,則會有書法家現場教你寫字,講述漢字發展流變中的故事。文具在現代只是簡單的使用功能,利用多種設計表現形式后,它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還繼承了古代的書法含義和意義,完美的結合了用意和意義。
三、設計方法
圖書館文創產品多以圖形圖案的運用為主,即便是文字的運用,也是以平面的形式來表現,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傳統圖案和傳統符號逐漸離開人們的視線,對于圖書館文創產品的設計,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拿來即用的層面,而是要將傳統文化的元素與現代手法結合,轉化成現代人的審美標準。
1.解構
分解,就是對原有文化元素進行分解,即對空間、形態、組織、結構進行分解;構成就是對拆分好的元素進行重新組合,以故宮文創產品飾品類的大玉龍銅鍍手鐲為例,其原型玉龍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代表。龍體較粗大,卷曲,呈倒“C”形,龍軀光素扁圓,背部有一鉆孔,可系繩穿掛。結構雖簡潔,卻滿盈著生命力,質樸而粗獷。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將玉龍的外形結構保留,又加上珍珠做裝飾,設計成鍍金手鐲,既具有東方視覺風格,又能夠傳達超乎想象的氣韻。
2.刪繁就簡
少即是多,簡潔更符合現代大眾的審美情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因為裝飾功能導致繁瑣,現在看來就是缺乏時代感,像是復雜紛繁的紋樣人感覺就是滿和整,一味的追求裝飾效果可能帶給人一種審美疲勞。以故宮文創產品梅花玉版箋木質軟膠印章為例,原物是一種清代名紙,梅花玉版箋始制于清康熙年間,紙為斗方式,原料為皮紙,經施粉、打蠟、砑光,再以泥金繪制碎冰紋、梅花紋于上的一種高級箋紙。如果將原來的梅花玉版箋上的梅花紋樣和冰裂紋紋樣運用到文創產品上面去,就顯得太過于紛繁復雜,經過刪減后的紋樣,經過本質的提煉,用歸納式的手法表現,將、精、厚、簡、雅表達的更加純粹,給人以落落大方之感。
3.融合
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符號的再創作,要讓傳統元素與現代人溝通對話,積極融合。要想使傳統文化符號重新煥發活力,就要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依據現代媒介和技術重組和置換,不應該簡單地停留在裝飾功能的層面上,混搭就是將不同的符號進行隨意的搭配,挪用、拼貼,形成看似不規律、視覺混亂的新風格。以故宮文創產品朕字棒球遮陽帽為例,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丞相李斯建議“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朕字與棒球帽結合,兩個互不相關的元素結合,打破原有的字義的嚴肅唯一的感覺,又有一種獨特的個人色彩,形成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
結語
圖書館文創產品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雖然剛剛起步,但是成長空間是不可小覷的,合理的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運用現代設計手法的同時,必須對古書典籍有深刻的理解,并主動探究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語言中的轉化,不僅要提升設計質量,還要有效傳承我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秦志華.吳政.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建議[J].圖書情報工作,2017(5).
[2]戴晶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方法探究[J].藝術教育,2017(9).
[3]劉浩,馬晴.臺灣地區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