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歡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數學興趣、數學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及時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的必要性,然后論述了相應的教學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思想 必要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01
數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很強的科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學習好該門課程,就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學習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數學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探索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滲透途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知識,教會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必要性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啟發。小學教育作為學生的啟蒙階段的教育,對小學階段以及今后的學科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可以幫助學生從小養成一種科學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形成早期的數學思維,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培養學生數學興趣。
2.全面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全面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其在學習數學知識和學習數學方法時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隨著學生學習程度的不斷提高,就要求小學生掌握更加先進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思想的滲透,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內化吸收,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同時還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3.提高小學生數學理解能力
通過在數學課堂上滲透數學思想,實現了數學教學的統一性,提高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理解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數學在每一個階段和時期的教學側重點不同,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奠定扎實的數學基礎,而高年級的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雖然小學數學每一個階段的教學側重點存在一定差異,但數學教學有著統一性,通過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能夠有利于實現數學教學的統一性,有利于學生將小學六年來的數學知識串聯在一起,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結構。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對策
1.充分挖掘教材內容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下學習數學,同時還要求教師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和學生日常的生活場景進行有效聯系,應用生活化的素材,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追求素材的現實性和趣味性,而忽視了數學的科學性、邏輯性。為此就需要教師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基礎上,科學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在拿到一本新教材時,教師需要對整個教材的內容有一個整體了解,把數學各個單元的內容理解透徹,了解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指導思想和主要內容。在進行某一節課教學時,一定要對這一課時的教材進行全面分析,明確重點難點,并對具體內容具體分析,做到教材內容選擇的因地制宜,以此來確保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更好融合。例如在講解常見的重疊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現場報名參與排隊,計算總人數,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學生營造一個趣味性的課堂,同時在活動中能夠直觀的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程度。
2.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在結束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習之后,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解決相應數學問題,開展更大難度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將思考方法與過程、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三個目標平衡,考慮如何把握課時目標單元、目標學段、目標課程,要力求全面合理,有深度有層次。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下冊的植樹問題時,可以向學生滲透化歸思想方法,將植樹作為滲透劃歸這一思想方法的出發點,讓學生能夠感知應用該種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便利性。
3.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全面參與課堂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徑。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之后,首要問題就是要用用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思想必須要保證教學方法的科學、高效、適當、靈活多樣,這樣才能夠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新課程教學推廣應用的方法主要有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問題探究法、直觀演繹法、活動體驗法、嘗試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在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方法常常會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因此在教學時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此來更好的滲透數學思想。
4.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需要逐步轉變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要成為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指路燈、導航,成為課堂教學節奏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點撥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課堂上教師不要把整個思想方法的推理過程全部展現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不斷探究,不斷摸索,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各種數學問題,最終將整體的數學問題解決。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邢純晨.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現代化,2016(21).
[2]楊承軍.淺析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參考,2016(14).
[3]潘艷.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實踐[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
[4]姚小娟,成國平.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原則及途徑[J].學周刊,2018(28).
[5]焦瑋瑋.淺析小學數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J].學周刊,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