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毅 張頒潮
摘 要:隨著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美術的教學價值越來越明顯,其已經成為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點學科。美術作品可以形象地傳達信息,表達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一門反映社會和自然的視覺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美術基礎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美術水平,同時也決定了教學質量。但是當前高校美術教學中,基礎教育遇見很多問題和困難,阻礙了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文章將著重分析美術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為美術教學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校美術;基礎教育;教學策略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美術基礎教育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如素描、技巧、基礎理論、創造力、美術思維等等,都是美術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美術教育模式和機制比較單一,無法充分落實基礎教育的方方面面,從而影響了美術教育質量,阻礙了學生藝術水平的提升。在網絡信息迅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借助時代發展優勢,優化美術基礎教育水平,成為高校美術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一、高校美術基礎教育的概述
在社會發展和進化的過程中,美術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如此才鑄就了現在多樣化的美術藝術格局。高校美術教育的“美術”是比較狹隘的美術概念,主要是指繪畫藝術。高校美術教學存在多樣化、實踐性、綜合性等特征,如國畫、速寫、素描等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色彩寫生、繪畫技巧以及藝術素養等綜合性的教學實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育可以分為初等和高等兩類,美術基礎理論、基礎繪畫技巧以及美術練習等內容便屬于初等美術教育,而系統化的美術知識、美術分類等內容就屬于高等美術教育。因此,高校在進行美術教育時,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明確初等和高等教學的目的和意義,才能提升美術教學效果,提高美術基礎教育的質量。同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初等美術教學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美術學習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美術藝術細胞,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為高等美術教學奠定基礎。
二、高校美術基礎教學的不足點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安排缺乏合理性
美術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透過美術作品本身,了解美術作品的情感和內涵,最終實現美術素養的深化和發展,成為美術人才。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美術教育中,出現了本未倒置的現象,部分教師認為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就是美術教育的意義。同時,當前美術教學所采用的教材也比較陳舊,無法展示美術發展的軌跡,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此外,在美術基礎教育安排方面,部分教師過度強調理論教學,課堂缺乏實踐創新,即便有實踐課堂,也都是讓學生進行模仿式訓練,嚴重阻礙了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這樣的美術教學課堂,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會影響美術基礎教育的質量,無法培養出美術人才。
(二)教學內容不合理,影響基礎教育的質量
美術基礎教育中應該呈現多樣化、綜合性的教學內容,不能只強調繪畫技能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文化課程、實踐課程。雖然繪畫技巧能夠增強作品的藝術性,優化作品的表達效果,但是,無論是作品內分析還是理解,都需要建立在理論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提升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但是,在現階段高中美術基礎教育中,基礎教育課程內容繁雜,并且常常根據就業需求設置美術教學內容。雖然提升就業率固然重要,但是過于模板化、針對性過強的基礎教育會影響美術藝術的價值,不利于培養學生美術素養。
(三)忽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美術教學缺乏深度
美術教學通常都是采用統一教學,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容都具有廣泛性,缺乏針對性。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個人能力、特征的考慮,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同時,在美術基礎教育課堂中,大量采用模仿式實踐訓練,導致學生養成固定的美術學習思維,到真正需要創作的時候,便缺乏靈感和表達能力,使得創作出的美術作品千篇一律。模仿式實踐教學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性,限制學生思維空間的鍛煉和發展,影響學生對客觀物象的理解和認知,阻礙學生表現能力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缺乏創造力,還會導致美術作品空洞乏味,無法體現客觀物象的本質和價值。
(四)忽視傳統優秀文化的教學價值
中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美術藝術作品方面也非常有造詣,如書畫、篆刻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但是,在當前美術基礎教育中,部分教師缺乏民族意識的自覺性,忽視傳統民族美術藝術,一味地追求“國際化、時代化”,崇尚西方藝術文化。這樣的教學現狀導致美術基礎教育課堂內容單一,無法充分展示美術藝術的多樣化,造成學生藝術思維局限。同時,在美術基礎教育中,充分利用傳統美術文化能夠拓展學生視野,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美術基礎知識。因此,如果教師忽視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教學價值,過度追求“西化”美術教育,不僅會影響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阻礙中國藝術的發展,還會影響學生美術學習效果,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
三、高校美術基礎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合理規劃基礎課程,完善課程設置
在高校美術基礎教育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培養需求合理規劃基礎課程,建立健全的基礎課程,為美術基礎教育提供保障。在美術基礎教育環節,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基礎美術理論,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以發展學生美術素養、文化素養為目的,構建綜合性美術基礎教育課程。例如,高校在設置美術基礎課程時,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基礎課程,利用文化課程豐富學生文化內涵,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美術理論。然后再利用實踐課程,對美術理論進行實踐和訓練,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美術內涵,感悟藝術的“魂”。同時,高校還可以增設各類美術興趣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進行選擇,在確保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實施美術繪畫技巧、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優化基礎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為美術基礎教育奠定基礎,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促進美術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