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敬紅 王天威
【摘 要】近年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為推動戲劇教育發展、強化創新人才的重要策略,這一決策的實施也為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曾指出,“完善高等教育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旨在為企業提供合格人才,有效促進大學生畢業就業這兩個方面,兼顧學校和企業的活動,這就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含義。
【關鍵詞】產教融合;專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1-0185-01
一、目前國內產教融合的發展現狀
隨著“完善高等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提出,我國高等院校產教融合這一政策已經進入初步實施階段。近年來,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狀況并不是特別好,究其原因在校鍛煉少、沒有代表作品、缺少實踐經驗,學生在校期間只接受戲劇理論方面的教育,缺少本專業實踐的機會與平臺,導致“就業難,難就業”的狀況接踵而來。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沒有架好溝通的橋梁,憑借一己之力難以在所學專業以及相關的領域發展。而且目前關于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研究相關文獻較少,沒有解決當前的突出矛盾以及對其實踐意義該如何解決的方案,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價值和創新所在。
二、產教融合的目的及其意義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是一種激變的表演藝術,衡量演員的標準除了表演水平的優劣之外,還在于演員能否適應滿足觀眾的直觀需求,以及應對市場的不斷需求,這就需要對演員在起步的時候進行能否適應市場,不斷創新、得到實踐的鍛煉。所以說,學生們在校期間封閉式的傳統模式學習,已經無法跟隨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腳步,這對學生們毫無疑問是一個弊端。而產教融合的推出正是解決了這一主要矛盾點,來提高演員的專業實踐能力。演員不僅僅是表面上直觀的塑造人物的形象、更離不開演員不斷地實踐歷練,豐富自己的專業思維與人物內心,從而得以提高個人的專業水準。這是在初期對演員最基本的要求,而同學們在校園期間是時間最充沛的時候,卻缺少這樣的實踐與歷練,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最近幾年,學生們對畢業后的焦慮極其嚴重,甚至大部分同學無奈的情況下只得轉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校期間實踐的機會少,缺少與社會掛鉤的歷練,根據這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提出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研究。
三、夯實產教融合的具體措施
(一)通過引進校外企業高管做為行業導師。例如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已與沈陽演藝集團、沈陽星期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合作,聘請企業領導作為行業導師對在校學生提出關于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實踐方案。并與沈陽樹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次嘗試校企合作打造了舞臺劇《玩命愛一個姑娘》,通過校外的導演對學生們進行排練指導最后上市演出,嘗試之后發現這樣的合作方式是對同學非常好的一個鍛煉,增加了同學們在校期間專業實踐的機會,并且大大提高了專業實踐能力,而此劇一經上演就獲得了成功的反響,得到了在校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大好評。
(二)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我院的兒童劇《荒草鎮的小狐貍》,在我們現有的資源基礎上對外合作共同打造嘗試融入了木偶表演和3D全息技術,在兒童劇方面通過產教融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與認可,同時也打開了兒童劇的新市場。因此我們以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作為研究基礎,以表演專業的教學研究與創新為生產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條件,避免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發揮生產教育一體化的最大教育特色。通過對表演專業教學的“產教融合”,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在校學生的專業研究以及以后的就業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避免“就業難,難就業”的問題,將企業與學校進行一個良好的銜接。
四、產教融合的前景發展
學校和企業之間本就應該相互滲透相互學習,針對于原有的戲劇教育模式比較注重教學理念模式,學生們在校期間學習專業的知識理論、專業技能等,但是缺少相應的實踐機會與平臺,無法學以致用。因此“產教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施,必須要以解決眼下產教融合的主要矛盾為主。首先,要解決企業管理模式與學校管理模式之間的矛盾,企業以自身的角度把盈利放在首要位置,因而企業的商業化管理模式大都是比較迎合市場的需求,學校以自身的角度把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其中包括學校的科學研究,學生的專業學習水平這都是以學校的綜合發展為主的。因此就需要學校和企業必須相互配合,尋找一個既能適應企業的發展,又能滿足學生實踐進度的雙方共贏的途徑。其次,還要解決企業運營模式與學生學習之間的矛盾,企業要得到商業化發展,學生也要得到專業的實踐技能訓練,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前進。
五、結語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型的戲劇教育改革模式,只有堅持利益互補、資源共享的理念,才能推進校企利益融合,建立合作長效機制,最終學校的教學理念和企業社會實踐才能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從中既能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自信,更能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