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鄭煒 張輝
【摘 要】常用儀器操作與應用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選修課,本文以課程中專題3 PCR儀的操作與應用為例進行了混合式教學設計,結合慕課開展線上線下學習模式。經過教學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慕課;混合教學;網絡平臺;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O1;G43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0-012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0.050
Blended Teaching and Reform of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 Instruments Based on MOOC
WANG Yong ZHENG Wei ZHANG Hui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Xinjiang 832003,China)
【Abstract】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 Instruments is a practical, applied a strong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Take PCR instruments of section 3 from the elective cours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blended teaching design of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CR instruments. We will combine blended teaching design with MOOC to develop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models。The using of blended teaching is able to not only increased students studying passion, but also promote and/or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in class.
【Key words】MOOC; Blended teaching; Networks; Educational reform
0 前沿
常用儀器操作與應用課程是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專業高年級學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涉及生命科學、畜牧、獸醫等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具有實踐性強、理論知識抽象、難度大等特點。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來完成實踐操作,同時掌握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1]。基于以上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本課程組通過結合慕課與面授的混合教學方式,以動物醫學2015級為試驗組,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授課教師將學習資源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使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時間,通過平臺進行視頻、PPT等的學習,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鞏固實踐操作。
1 基于慕課的課程教學改革背景
慕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打破傳統課程教學的局限性,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2-3]。基于慕課的混合教學改革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學習模式,課前:授課教師對課程以專題、模塊、章節等為單位進行劃分,將短而精的視頻、PPT等資源共享至網絡教學平臺,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課中:通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實現學生對每部分學習重難點的把握;課后:通過課后作業、小測試、討論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上和課中的學習效果[4-5]。
常用儀器操作與應用課程具有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特點,而有限的學時使得學生學習效果有待提高,鑒于此,對本課程進行了以慕課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系統地為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基于線上理論學習,為操作實踐打實理論基礎。
2 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具體應用
目前我校網絡教學平臺由清華大學技術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下面以本課程專題3 PCR儀的操作與應用為例,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前學習資源準備、課堂教學和課下鞏固與預習三個階段來探索,進行基于慕課的常用儀器操作與應用課堂的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2.1 課前準備
2.1.1 明確教學目標、重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明確本專題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即掌握PCR儀的規范操作,以及通過線上學習熟悉PCR儀的工作原理、種類及用途。在此基礎上,完成該專題的教學設計,撰寫教案,準備教學資源中所需的短視頻、文檔材料等,制作教學課件。并將教學資源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線上學習。
2.1.2 學生課前自主網上學習教學資源
學生可以登錄校園網的網絡教學平臺,自主觀看 PPT 課件和教學短視頻——PCR的原理,通過PCR儀工作原理的演示,使學生對PCR儀的操作方法有大致的了解,并對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有一定的認識。
2.2 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1)線上自學:學生通過自主線上學習,對PCR儀的分類,不同種類PCR儀的用途、工作原理等內容有一定的認知,以此作為現場授課的理論依據。
(2)分組進行現場實驗教學: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場授課部分通過分組教學,可以更好的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同時可以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現場授課過程中,根據選課學生人數,隨機分組,其中一名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協調實驗操作中每位組員的分工、探討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等。
(3)難點解析:通過學生線上學習、課堂實操,提出問題由小組學生進行討論,分小組對討論結果進行陳述,由授課教師點評,進一步給學生概括講解專題知識點、難點。
2.3 課后作業、答疑討論
課后學生通過現場授課、實驗操作中遇到的難點,回顧線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同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提出問題、完成作業等與教師互動的環節,加深知識點記憶。
3 總結
常用儀器操作與應用是動手操作性較強的一門課程,要求學生以理論知識作為基礎認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實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本課程組通過以慕課為基礎的混合式課程改革,較好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了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莎,周建鐘,郭明,吳榮暉,李銘慧.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與設計[J].廣東化工,2019(3):198-199.
[2]鄭梅琴,陳凌華.應用型高校分析化學課程改革研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3):298-300.
[3]張霞.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效果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5):72-75.
[4]邵源春,張焱,暴云英.“慕課”浪潮引發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12):128-129.
[5]趙春莉,李金英,王穎,劉子平.實驗課程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探索及分析[J].吉林農業,2019(5):112.
[6]林興桃,魯理平,趙靖強.基于智能移動設備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8,21(6):8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