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 目的 分析雙因素理論在臨床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該院腫瘤科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120例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一組給予常規護理質量管理,為常規組,另一組基于雙因素理論給予護理管理,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5.00%(57例),高于常規組的81.67%(49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生對觀察組護理的滿意度為95%(19人),高于常規組的55%(11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因素理論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腫瘤科護理管理質量,提升患者及醫生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 雙因素理論;臨床腫瘤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109-02
腫瘤科主要接收腫瘤患者,這類患者的臨床護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來說腫瘤疾病較為嚴重,對患者造成的心理負擔較大;其次,腫瘤疾病的治療難度大,醫生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比較高[1-2]。雙重因素作用下,加大了腫瘤科臨床護理管理的難度。該文的研究旨在分析雙因素理論在臨床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對此,選取了該院腫瘤科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120例腫瘤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腫瘤科收治120例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一組給予常規護理質量管理,為常規組,另一組基于雙因素理論給予護理管理,為觀察組,每組6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60.4±2.6)歲,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其中乳腺癌患者15例,胰腺癌患者22例,肺癌患者23例;常規組患者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1.1±2.9)歲,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15例,胰腺癌患者20例,肺癌患者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活檢均確診為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該次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批準了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多種腫瘤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心理障礙的患者;排除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的護理采用常規的管理辦法,按照一般要求和制度實施管理即可。觀察組患者則基于雙因素理論實施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保健因素? 積極改善護理環境,確保護士身體健康,減少環境風險。由于腫瘤科收治的患者病情較為復雜,且非常嚴重,護理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可控和不可預見的因素,護理風險高。因此,首先要對護士的環境安全意識進行培訓,提高其職業安全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具體內容包括皮膚感染防護、呼吸道感染防護、血液感染防護、藥物感染防護以及護患糾紛防護[3-5];配置完善的設施設備與醫療消耗器材,建立職業病防護等級制度和處理辦法,確保護理人員在遭受到職業危害時能夠第一事件做出處理,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不利因素,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合理安排崗位,科學編制人力資源。腫瘤科護理任務重,對護理的要求較高。特別是新手對工作不熟悉,缺乏相關護理操作經驗,容易出現護理差錯。在安排輪班時,必須考慮新老員工的合理組合,可以根據護理工作任務的繁重程度,尤其是夜班和節假日,進行安排,考慮護理人員的個人情況,做出正確的協調,保證腫瘤護理工作有序開展;做好護理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對此可以成立專門的后勤保障部門,幫助解決護理人員的生活困難與家庭困難[6-7],為護理人員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依據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等,給予一定的福利獎勵、津貼獎勵等等,免除護理人員的后顧之憂;關注精神建設,給予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腫瘤科的病死率極高,而對于時常要面臨生離死別的護理人員來說,尤其是在對待家屬面臨病重情況下的不良情緒,可能會導致其出現心理壓力,甚至產生心理障礙,因此應當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加以關注,定期進行心理溝通和交談,組織豐富的職業活動,調劑枯燥的工作生活,防止心理疾病的出現,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2.2 激勵因素? 激勵因素也是腫瘤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在護理管理中,可以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首先,可以從關注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出發,通過彈性的排班制度減輕人員工作壓力,同時依據工作表現,給予一定的休息獎勵;其次,可以從職業晉升、培訓學習、物質獎勵、榮譽稱號等方面給予獎勵,針對工作表現好,勞動付出多的護士,實施獎勵,獎勵應當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重視榜樣力量,通過塑造典型人物、宣傳典型事件,樹立人物榜樣,激勵全體腫瘤科護士積極向先進人物看齊,強化人員的職業責任心,建設職業道德,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注重人員自我價值的開發和展示,積極為腫瘤科護士打造良好的職業平臺,給予他們展示自身能力和價值的渠道,對于工作積極的護士應當給予認可和肯定,同時幫助其進行職業規劃,為臨床護理人員打造良好的職業發展前程。
1.3? 觀察指標
應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量表對患者和醫生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本評量表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第二部分是醫生滿意度調查問卷,每個問卷共設置了10項評分條目,總分100分,最終得分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最終得分70~89分為滿意,得分6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病例數(醫生數)×100.00%。其中醫生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對象為腫瘤科全體醫生共20名,經由培訓后參與調查。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使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5.00%(57例),高于常規組的81.67%(49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醫生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析
醫生對觀察組護理的滿意度為95%(19人),高于常規組的55%(11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環境的改變增加了腫瘤疾病的發病率,隨著腫瘤患病數量的不斷升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科室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幾年醫患關系、護患關系持續緊張,推動了醫院腫瘤科護理改革的發展[8]。
腫瘤疾病具有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等特點,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壓力較大,護理過程中,十分容易激化矛盾,產生糾紛;其次,腫瘤科護理本身較為復雜,對臨床護理要求較高,護理任務比較繁重,這也進一步加大了護士的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因此,在護理管理中,需要從多方因素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管理質量。
該次臨床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5.00%(57例),高于常規組的81.67%(49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在雙因素理論下,對護士進行了有效的激勵,首先保證了護士自身的人身安全,免除了護士的后顧之憂,使之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其次,還從精神物質獎勵方面給予了激勵,促使護士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提高其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素養,這對于腫瘤科護理管理有著積極作用。而通過應用雙因素理論改善臨床護理管理,醫生對護理滿意度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點在結果2.2中得到了印證。阻礙腫瘤科護理質量提升的因素主要源自于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這兩項客觀因素,通過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分析,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護士安全,并加以物質精神激勵,則可有效提升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雙因素理論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腫瘤科護理管理質量,提升患者及醫生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可以積極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平.雙因素理論在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6):187-189.
[2]? 肖影.雙因素理論在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9):15-16.
[3]? 李冰,夏小紅,張曉杰,等.雙因素理論在臨床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9):135-136.
[4]? 韋紅.護士長風險管理在腫瘤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1):64-65.
[5]? 趙晶.寄語表達及情感分享在腫瘤科護理帶教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124-125.
[6]? 蔣烈洪,陳鳴鳳,謝紹菊,等.護理小查房在提高腫瘤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8,25(2中旬刊):168-170.
[7]? 華玉,張巖,石淑英,等.以護理倫理學為基礎的漸進式多元化教學對腫瘤科護生心理健康狀態及臨床教學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5):109-112.
[8]? 趙蘭君,袁繼全,張華萍,等.淺析腫瘤科護理風險及應對策略[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2):191-193.
(收稿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