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文關懷在婦瘤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擇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間于該院婦瘤科實習的護生60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帶教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關懷組兩組,各30名,對照組護生施行常規帶教模式,關懷組則在常規帶教模式基礎上施行人文關懷,對比兩組婦瘤科實習護生的學習成果及滿意程度。 結果 關懷組實習護生考核結果優良率66.67%(20/30)顯著高于對照組40.00%(12/3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關懷組婦瘤科實習護生對教學技巧(23.35±1.15)分、教學環境(24.56±0.37)分、綜合素質(24.68±0.31)分、人文關懷(24.27±0.33)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行婦瘤科臨床護理帶教時,施行人文關懷能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學習效果及對帶教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 人文關懷;婦瘤科;臨床護理帶教;應用價值;滿意度;考核成績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151-02
在醫學教育中滲入人文關懷是現代醫學發展主旋律,而臨床護理帶教作為護理人員職業旅程的重要環節之一,對其職業素養、技能的養成以及心理價值認同感的產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為此,在臨床護理帶教中融入人文關懷對提高帶教質量及帶教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該文擇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間于該院婦瘤科實習的護生60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人文關懷應用于婦瘤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于該院婦瘤科實習的護生60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根據帶教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關懷組兩組。對照組30名護生學歷為中專、專科、本科的例數分別為15名、11名、4名,其年齡在17~22歲間,年齡均值為(19.21±1.54)歲;關懷組30名護生學歷為中專、專科、本科的例數分別為14名、12名、4名,其年齡在16~22歲間,年齡均值為(19.17±1.34)歲。組間比較兩組婦瘤科實習護生一般資料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對婦瘤科實習護生施行傳統帶教模式,即依照教學大綱制定帶教計劃,遵循帶教計劃施行帶教,定期進行講課、基礎護理操作培訓。
關懷組:在傳統帶教基礎上施行人文關懷,以期促護生培養學習興趣,使護生能更快由理論轉戰臨床實踐。具體帶教方式為:①選拔帶教老師。帶教為師生信息交流重要過程,若師生關系良好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需選拔優質的帶教老師,要求臨床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并嚴格把控帶教老師資格,要求學歷為大專以上、臨床工作時間超過6年、取得護師以上職稱。同時,需對帶教老師進行人文關懷相關內容培訓以保障其實施人文關懷的能力。②營造人文關懷氛圍。實習環境一定程度會影響護生的學習效果,為此,營造人文關懷分為亦十分重要。為此,需規范護理工作流程,尊重并主動關心護生,傾聽其心聲,了解其需求,信任并幫助護生,提高其學習信心。在帶教過程中,需結合護生實際情況,積極與其交流、溝通,在其已有知識儲備基礎上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③因人施教。以往帶教多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往往忽略了護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致使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適應、轉變心態。為此,需結合護生學歷、接受程度、性格,因人施教。針對外向性格、粗心但工作麻利的護生,需嚴控質量關,放手但時刻關注;針對內向性格但細心的護生,需多給予鼓勵、關懷,引導其多做臨床嘗試。④人性化管理。帶教老師需以身作則,保持衣著整潔,并態度熱情,及時與護生溝通,通過講案例、舉實例的方式幫助護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鼓勵護生多提問、多思考、多討論,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
1.3? 評價指標
帶教結束后,對兩組護生進行理論及臨床實踐考核,綜合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高于90分為優,得分在80~90分間為良,得分在60~80分間為合格,得分低于60分為不合格,組間比較其考核優良率。同時以問卷形式調查兩組護生對帶教的滿意程度,主要評估內容包括教學技巧、教學環境、綜合素質、人文關懷,并行組間對比。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行統計處理,考核結果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各指標滿意度以(x±s)表示,以t檢驗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結果
關懷組實習護生考核結果優良率66.67%(20/30)顯著高于對照組40.00%(12/3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5 7,P=0.038 4)。見表1。
2.2? 滿意程度
組間比較兩組婦瘤科實習護生的滿意度可知,關懷組婦瘤科實習護生對教學技巧(23.35±1.15)分、教學環境(24.56±0.37)分、綜合素質(24.68±0.31)分、人文關懷(24.27±0.33)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學為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臨床實習是其中有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如何提高實習護生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其人文關懷特質與為患者服務的能力、意識,成為現如今臨床護理帶教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3]。實習護生自學校至醫院,其自身角色發生變化,要求護生及時轉變自身心態以盡快適應臨床工作環境。而如何使護生在接受臨床理論、實踐知識同時,更好做到角色轉換,則要求臨床護理帶教時融入人文關懷[4]。
在傳統帶教模式上施行人文關懷,自護生入科開始營造良好、和諧教學氛圍,傳遞尊重、信任、關愛訊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進而提高護生的理論及實踐知識掌握程度,促帶教順利開展[5-6]。通過嚴格選拔帶教老師,有效保障師資力量,并對帶教老師進行人文關懷相關內容培訓以保障人文關懷的實施。同時營造良好、溫馨的學習氛圍,尊重、關愛、關懷護生以激勵護生學習。帶教時為提高教學效果,需因人施教,根據學生特性及知識掌握情況,針對性給予關注、鼓勵、把控。另一方面,耐心傾聽護生的心聲及需求,詳細解答其疑惑[7-8]。
該文結果數據可知,關懷組實習護生考核結果優良率66.67%(20/30)顯著高于對照組40.00%(12/30)(P<0.05),關懷組婦瘤科實習護生對教學技巧(23.35±1.15)分、教學環境(24.56±0.37)分、綜合素質(24.68±0.31)分、人文關懷(24.27±0.33)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于婦瘤科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施行人文關懷能有效提高帶教質量,激發護生學習主動性,并提高其對帶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詠梅,辛春燕,李榮,等.探討人文關懷對90后護生實習需求及職業價值觀的影響[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9):1174-1177.
[2]? 熊秀蘭.階段教學法結合PDCA循環在婦瘤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7):241-242.
[3]? 譚樹芬,楊宏英.臨床技能培訓規范在婦科腫瘤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7,37(8):1199-1201.
[4]? 劉健,李勝澤,馬玲,等.主角式教學模式在婦科腫瘤臨床實習中的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6):171-173.
[5]? 胡媛.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婦科腫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24):187,189.
[6]? 嵇升.人文關懷在婦產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1):100.
[7]? 張容,張淑娟,陳旭.人文關懷在婦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2):125-126.
[8]? 秦維,吳雪影,王秋節.以人文關懷為導向的優質護理帶教模式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3):2928-2930.
(收稿日期: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