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管理一直是社會經濟發展各階段備受關注的話題。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踐與理論,就必然同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取得資源的難易程度、面臨的競爭環境、可用的技術手段以及價值增值的具體目標等等密切相關,近百年來成本管理實踐及其理論的發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隨著“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會計理念受到了新的沖擊。新的技術環境不斷推進企業管理的變革和創新,對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梳理成本管理不斷變革和創新的過程后,也探索了“大智移云”新環境下成本管理的新方向。
關鍵詞:成本管理;企業管理;大智移云
一、引言
2013年8月,“大智移云”這個概念首次被提出,大智移云即由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幾種技術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技術。如今,“大智移云”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還對市場經濟與行業變革產生深厚的影響,這對企業成本管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指出的是,“大智移云”不僅改變著市場和產業的生態,掀起新一輪的產業變革,還使得企業不得不將優化成本管理工作提上日程。一方面,“大智移云”所涉及的相關信息技術極有可能被“主動”地應用于成本管理,企業可以廣泛運用“大智移云”新技術,構建一個將企業財務、項目情況、成本管理,員工調配和大數據等方面完美融合的企業成本管理報告體系。另一方面,企業也有可能重點應用“大智移云”中的某項或某幾項技術,創新企業成本管理的某個或多個方面,極大優化企業的戰略經營決策和日常管理,為企業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歷程
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踐與理論,就必然同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取得資源的難易程度、面臨的競爭環境、可用的技術手段以及價值增值的具體目標等等密切相關,近百年來成本管理實踐及其理論的發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1)20世紀之前的成本管理:經驗管理階段
成本會計在西方會計史上通常被認為是產業革命的成果。產業革命之后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增強,各行各業都開始注意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計算和會計核算結合的,其基本結構系統也結合了成本賬戶和財務賬戶。當時,確定存貨成本和利潤的方法是匯總歷史成本之后分配到各種產品上面,由此計算出產品成本和銷售成本。該時期成本管理主要是為了估計產品成本,事后比較企業不同年度發生的實際成本。這一時期整體的成本管理思想還未成熟,重點主要在成本的事后核算和控制,可稱為經驗管理階段。
(2)20世紀初到50年代的成本管理:科學管理階段
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市場由自由競爭階段轉變為壟斷階段,企業的規模飛速擴大,社會生產力水平也不斷提高,各種分工協作進一步精細化,生產進入機械化和自動化階段。此時的企業管理靠經驗管理已經難以滿足管理要求,科學管理方法應運而生。標準成本管理的出現意味著成本管理正式地步入了科學管理階段,在企業的戰略、方向等重大方面已經確定的情況下,能發揮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生產經濟效果的作用。標準成本制度的確立,使得預算編制得到更進一步的研究,逐漸實現系統化。標準成本制度和預算控制理論是成本會計建立之初的兩大支柱,為近代成本會計體系打下了基礎,標志著成本管理已經進入一個事中成本控制時代。
(3)20世紀中期至80年代末的成本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二戰以后,經濟開始復蘇并飛速發展,生產力也隨著日新月異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得以大大提升。企業需要放寬視野、另辟蹊徑,控制成本,以尋求成本的不斷降低。這促
使人們將成本控制的視點由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由成本發生之時轉向成本發生之前。于是一系列全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應運而生,這些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重視技術經濟對成本的先決作用,要求在成本發生之前,從生產工藝技術的選擇、產品的設計與改造、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生產組織措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視角的規劃與論證,強調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須先把事情做對,以實現對成本的預防性控制。
(4)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階段
20世紀90年代初,高新技術飛速發展,不斷滲透應用到各行各業,徹底改變了產品成本的結構,同時也帶來了管理技術和觀念的巨大變革。成本管理的目標隨著環境的改變發生變化,將重心從簡單降低成本轉移到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追求更加長遠的發展。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采用戰略思想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強調所有成本管理行為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服務企業的競爭戰略,為了獲取和保持企業長期市場競爭優勢,強調要注重顧客價值創造,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和超前的管理意識,緊緊圍繞著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和矛盾以及問題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住市場環境的變化方向,做到隨機應變,與時俱進。
三、大智移云:新技術環境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新方向
“大智移云”這個概念是在2013年8月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由鄔賀銓首次提出,其中的“大”指的就是大數據;“智”指的是人工智能化;“移”指的則是移動互聯網;“云”指的是云計算。“大智移云”整個概念則是在強調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形成的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高新信息技術。這幾個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
(1) 企業成本管理總是在一定環境中進行
在“大智移云”的背景下,互聯網不斷開發新的領域,使得企業的管理不斷進步,市場技術更加透明,企業之間的距離逐步縮短。在這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的風口上,作為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促使企業達到“精細化管控”、實現“業財一體化”的重要管理工具,成本管理必須順勢而為。全面數字化轉型也在不斷進入企業的管理之中。管理會計起始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又植根于管理會計。成本管理的創新也無疑成為了未來發展目標。
(2) 信息技術的進步為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新土壤
在“大智移云”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運用,使得企業收集數據和處理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實現將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各個環節的有效數據有機的結合統一,使信息使用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準確獲取決策所需的數據信息,使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成為可能。同時,將業務信息數據納入成本分析體系,建立覆蓋公司各種產品和行業的盈利能力報告體系,建立多維成本管控系統。公司各個部門則能通過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有機聯系,有效的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提升公司系統的信息管理有效性,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助力于管理決策。
在成本信息輸入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信息爆炸,為企業成本管理信息的收集提出了挑戰。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在面臨企業內外大量的數據來源時,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具有一定質量的、符合企業管理要求的數據,以合理的方式進行信息收集和檢索,防止信息收集過程中出現的數據過載、冗余等問題,提高企業成本信息收集效率和成本管理體系運行的效率。
云計算也是大數據的產生平臺之一,為企業進行大數據的運算和處理分析,使得大數據更具彈性和可拓展性。云計算的模式使得企業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管理工作,也不用與服務提供商過多交互,就能訪問有用、便捷、按需的網絡數據,進入可配置的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等能夠被快速提供的資源共享池,而做到這一切只需要企業按使用量付費。此外,互聯網這些新興管理模式也能夠使得大數據發揮最大的影響,正在共同助力大數據革命。
四、結論
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誕生已逾百年,經歷了長足發展,而在“大智移云”新技術發展的當下,對企業完善自身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所處環境也有所改變。為了鞏固企業地位,提高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都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思考如何利用這些新技術實現變革創新,采取措施改善企業成本管理活動,使之與時俱進,與企業生產管理緊密結合,更好的服務于項目管理,提升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宮興國.企業成本管理理論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8(19):146-148
[2]張林,丁鑫,谷豐.“互聯網+”時代會計改革與發展——中國會計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5(08):93-95
[3]何雪鋒.大智移云對成本管理的優化[N].財會信報,2018-07-09(B07)
作者簡介:戴慧(1996—),女,湖北麻城人,湖北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審計(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