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園林工程課程的特點,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被動、實踐能力較差等問題,將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融入課程,結合“理論+實踐”的培養思想,提出了“線上+線下”的培養模式,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相呼應的培養流程。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價辦法等進行改革,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分析教學改革的成效,以培養合格的園林工程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園林工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240-01
21世紀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愈加趨向于個性化,教育行業承擔著國家人才培養的重任,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也理應緊跟時代步伐,改革創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滿足國家對社會人才的需求。園林工程是園林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涉及工程、建筑、藝術、規劃設計、植物的綜合性學科,它將園林設計與工程技術有機融為一體"。通過對各專項內容的教學形成清晰的框架,讓學生能系統地掌握園林工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1混合式教學改革理念
明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的教學理念,確立了“線上+線下”的培養模式、“理論+實踐”的培養思想、“課前+課中+課后”的培養流程。
1.1線上與線下的結合
線上的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線下的課堂解決學生課前的學習疑惑,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課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課程進行回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1.2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加強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包括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學效果及課堂討論的表現作業完成的質量、實踐環節的表現及動手操作能力、對園林工程理論綜合知識的考察等方面,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1.3課前一課中一課后的呼應
實現“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視頻以及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針對課前問題交流、互動答疑協作探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課后學生可自行整理,自定學習計劃,自主學習新知識。
2園林工程混合式教學思路
2.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主要起導向作用,課前教師會提供自主學習單,清晰地告訴學生學習的內容與重難點。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明確學習目的,自主構建知識網體系,并自由點擊網絡平臺上教師上傳的學習內容與微課,由此節省教學時間。2.2翻轉課堂
2.2.1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圖片、視頻案例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對資料進行搜集與共享,獨立解決問題,提高探索知識的能力。
2.2.2合作探究。學習與討論任課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研讀相關資料,明確組員分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內容的學習與討論中來。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匯報,與其他小組討論,開拓視野與思路,取長補短4。
2.2.3個性化指導。教師通過知識總結、問題探討等方式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確定學生的疑難問題,再加以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難題。通過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難題的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2.3網絡互動
網絡教學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課下交流的機會,使知識有了一個再認知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進行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在線答疑則將重心重新轉回教師,學生將不懂的問題提出,授課老師通過圖片、案例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
2.4專業體驗
2.4.1專業競賽。通過課下輔導,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相關課程的專業競賽,競賽種類的多樣,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實踐基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2.4.2實踐活動。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課程教學中會讓學生有一個“看”的過程。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分析園林工程項目,完成實驗實踐作業,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4.3模型制作。以個人為單位做地形模型,在班級舉辦小型模型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3混合式教學成效
3.1培養了學生發散性思維,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微課的引入,幫助學生對知識網絡進行構建,在課前,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學生成為學習步調的自動調節者。知識傳導由單向變為雙向,這是對知識傳遞過程的有益補充。學生自主學習后將疑惑反饋給教師,這對學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1。課堂上,學生參與性提高,課堂圍繞學生為中心,討論與拓展一定深度的新知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個性化學習得到了發展。
3.2明確了教師的角色與定位,創建新型師生關系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要深人了解每個學生的優勢和潛力,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的差異性,結合“理論+實踐”的教育方式,在課堂有限的時空內有效解決每位學生的疑難困惑,摒棄傳統的大眾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交際探究能力,注重探究的過程,培養其學科素養。在園林工程教學中實現了教學中心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教師需要調整關系,以此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在上課前做一個導向者,在課堂上做一個啟發者,在課后做一個答疑者。
4參考文獻
[1]冶建明,江萍.基于專業技能培養的園林工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8(7):287.
[2]李逢慶,韓曉玲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08-113.
[3]于洪濤.高等學校混合式教學改革效果評價案例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29-133.
[4]冶建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園林工程”考核模式構建[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4):51-52.
[5]黃震.基于慕課和混合式教學的工程教育探索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