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孝林
摘 要:柑橘“小老樹”是制約當前柑橘產業發展的瓶頸。針對柑橘“小老樹”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深翻改土、園土覆蓋、適時施肥、合理修剪、防控病蟲等主要措施進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進行推廣,從而促使柑橘產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柑橘;改造方法;技術要點;示范;推廣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10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6.1? ? ? ? 文獻標志碼:A
由于柑橘是高效經濟作物,所以農民種植柑橘的積極性較高。2004—2008年,近尾洲鎮部分農民承包荒山和荒地種植柑橘,全鎮共種植溫州蜜柑120 hm2,0.67 hm2以上的柑橘園有17個,年產量最高達1 188 t,最高年產值237.6萬元。由于重栽輕管,柑橘園中大部分的柑橘樹成為“小老樹”,本該進入盛果期的柑橘園卻變成了產量低、品質劣、效益差的低產園。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2013年秋冬季,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小老樹”柑橘園進行改造示范,通過采取深翻改土、重施有機肥及磷鉀肥、適時追肥、合理修剪、園土覆蓋和防控病蟲等綜合改造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為全鎮推廣柑橘“小老樹”改造工作提供了借鑒,帶動了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 示范園基本情況
1.1? 柑橘園“小老樹”的表現形態
近尾洲鎮沿途村柑橘種植戶劉國慶于2004年挖定植穴,2005年種植柑橘1.33 hm2,共1 100株,品種為宮川溫州蜜柑,該地的土壤為紅壤,土層深厚,肥力較低,園土采取清耕管理的方式。大部分柑橘樹表現為樹冠矮小、梢短、枝條混亂、病蟲枝多、葉小、花多、果少。應進入豐產穩產期的柑橘樹大部分變成“小老樹”[2],年最高產量為19.8 t,最高產值為4.356萬元。
1.2? 柑橘園“小老樹”的形成原因
柑橘園“小老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根系延伸受阻,根少,須根少。②橘園水土流失嚴重。③施肥時偏施氮肥。④樹體修剪不當。⑤病蟲防控不力。
2? 示范園改造措施
2.1? 深翻改土
在樹冠滴水線距主干3/4處的兩側,挖寬和深為0.7~0.8 m,長0.7~0.9 m的條溝,并打通穴壁。挖條溝時,將底土和表土各放一側,晾曬2 d后,將挖斷的粗根剪平。接著在條溝內先填入表土,再填稻草,以一層稻草一層土的形式分層填入并壓緊,在每層土壤中拌入適量的石灰,使用量為50~60 kg/667 m2。上層填施餅肥和廄肥,餅肥的用量為120~200 kg/667 m2、廄肥的用量為3 000~5 000 kg/667m2。
將深翻和施有機肥料結合起來,可以增加土壤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的氣、熱和水分條件,調整土壤的pH值,有利于樹根生長得更加深、廣、密,逐步恢復和增強樹勢[3]。
2.2? 園土覆蓋
2014—2018年,在柑橘樹冠外緣40 cm以外的地方種植黃豆。實踐證明,黃豆的適應性強,生長快,不僅在干旱時能覆蓋土壤,降低橘園的溫度,涵養水分,抑制雜草生長,還能在雨水多時減少水土流失,熟化土壤。同時,黃豆還具備較強的固氮能力,給土壤提供氮元素,改善橘園生態環境,增加橘園有益昆蟲的數量,降低農藥施用次數和使用量。在黃豆即將成熟時,將其翻耕埋入土壤中,可以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質,為柑橘樹提供充足的營養。
2.3? 適時施肥
根據柑橘樹全年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各時期對養分的需求,全年應重點施好3次肥。
第一次, 在2月下旬—3月上旬施萌芽肥。每株樹施尿素0.3~0.4 kg、過磷酸鈣1~1.5 kg、三元復合肥2~3 kg,有利于壯梢和開花坐果。
第二次, 在6月底—7月上旬施壯果肥。每株樹可以施腐熟廄肥40~50 kg、漚制餅肥5~7 kg、尿素0.3~0.4 kg、過磷酸鈣1~1.5 kg、硫酸鉀1~1.5 kg,保證果實膨大對養分的需求和橘樹抽發健壯秋梢。
第三次, 在10月底—11月上旬施采果肥。每株樹施腐熟廄肥60~80 kg、漚制餅肥6~8 kg、尿素0.4~0.5 kg、鈣鎂磷肥1~1.5 kg,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有利于果實采收后柑橘樹恢復樹勢和花芽的分化。同時,每次施肥時均要淋水,防止肥害,根據柑橘樹枝梢和果實生長發育的需要,在根際淋施人畜糞尿和氮肥,
在葉面上噴施0.1%的硼肥、0.3%~0.4%的尿素和0.3%~0.4%的磷酸二氫鉀。
2.4? 合理修剪
在對柑橘樹地下部進行改土后,還要對柑橘樹地上部進行相應的修剪,有效調節養分的分配,促使樹體正常生長,構建立體結果的豐產穩產樹冠。
(1)疏剪枯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衰退枝和密生枝(三疏一、五疏二)。
(2)適當短截2~3年生的衰老側枝,回縮外圍長枝,促使樹冠下部和內部抽枝。
(3)運用抹芽、摘心、扭梢、除萌、拉、撐等方法抑強扶弱,使樹體均衡生長。
2.5? 防控病蟲
根據柑橘病蟲出現的規律,堅持“防為主、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綜合運用農業、物理、生物、化學防治措施。采用化學防治時,抓住防治病蟲的最佳時期,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柑橘要重點防治花蕾咀、蚜蟲、紅蜘蛛、炭疽病、瘡痂病等。
3? 示范園改造的成效
3.1? 改造成本
示范園在2013年和2014年每667 m2主要的單項經費為:挖條溝2 200元、施基肥1 100元、修剪500元、購黃豆種子30元,本次示范改造項目共計投入3 830元/667m2,1.33 hm2柑橘小老樹改造費用為7.66萬元。
3.2? 改造收益
示范園改造期間及改造后各年度產量及產值分別為:2014年的產量為12.1 t,產值3.267萬元。2015年的產量為25.3 t,產值7.59萬元。2016年的產量為29.7 t,產值9.504萬元。2017年的產量為37.4 t,產值12.34萬元。2018年的產量為48.4 t,產值16.456萬元。通過改造,樹勢逐漸增強,結果量有所增加,優質果增多,銷售價格也有所提高,經濟效益逐年攀升,改造成本在3年內就可收回并有盈余。
4? 推廣應用前景
柑橘園“小老樹”改造示范取得明顯成效后,2016年,近尾洲鎮組織全鎮柑橘種植戶現場觀摩,并進行現場示范和講解,種植戶對改造柑橘“小老樹”充滿了信心,推動了柑橘“小老樹”的改造。2016—2018年,近尾洲鎮已推廣改造“小老樹”柑橘園66 hm2,實現了橘園增產、品質提升、農戶增收,推動了柑橘產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新文,張璟田,張彩虹,等.柑橘樹樹勢衰退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農村百事通,2018(24):33-34.
[2]鄧海富.柑橘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22):13.
[3]徐開華,陳德忠.柑橘種植技術和管理策略[J].江西農業,201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