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目的:對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體會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采取科學隨機數字抽選法平均分組,組別名稱:實驗組、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總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02%、80.00%,P<0.05。結論:對于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該方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87-01
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黑便、嘔血、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發熱、貧血等,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1],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由于患者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原因較為復雜,因此除了給予治療,同時積極加強護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和康復。故本研究對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體會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采取科學隨機數字抽選法分組,組別名稱:實驗組、對照組,均各39例,實驗組男、女分別為24、15例,年齡27-60歲,平均(43.56±2.12)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0、19例,年齡28-62歲,平均(43.67±2.20)歲,兩組在年齡等資料方面不具有對比意義,P>0.05。①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華消化雜志編委會制定的《消化性潰瘍病斷與治療規范建議》[2];②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排除其他疾病,如胃癌、肝硬化而導致的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②精神病,合并其他心臟、腎臟類疾病患者。
1.2 方法(1)急救護理觀察:觀察評估患者的失血量,一般來說大便潛血性提示每日出血在5-10毫升,柏油樣大便提示出血量在50-80毫升,嘔血提示胃內積血量達250-300毫升,一般失血量在400毫升以上時,出現循環系統失代償的現象。(2)病情護理觀察:①觀察患者的神志情況,患者是否出現煩躁、嗜睡、意識模糊或者昏迷等。醫護人員每隔15-30分鐘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測量一次,必要時給予其心電、血壓監護。②嚴密觀察患者的肢體溫度、周圍靜脈的充盈情況。③醫護人員及時注意觀察患者嘔吐物的顏色、性質、次數、量數等。(3)其他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如口頭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病情觀察等,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①飲食護理:出現急性大出血以及出現嘔吐的患者,對其禁食。對出現少量出血但是未嘔吐的患者、沒有明顯出血情況的患者,給予無刺激性、溫熱、清淡的、的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飯。患者未出血之后,可以給予營養更為豐富的食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避免過硬、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半流食為主,盡量少食多餐。②輸液與輸血護理: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及輸血,輸液開始的時候可以快一點,但是需要避免過快而使患者出血急性肺水腫。大出血的患者需要做好輸血準備,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輸血的時候醫護人員加強巡視,密切注意患者有無不適,如果發現異常反應及時通知臨床醫師,并立即停止輸血。③心理護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十分害怕和緊張,因此醫護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多關心患者,讓患者覺得溫暖,并且信賴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可以為患者解釋各項檢查,以及檢查的方法和目的,對患者不了解的問題積極回答,并消除患者的顧慮,從而使得患者能夠更加有信心,自覺配合治療。④疼痛護理:遵醫囑為患者局部熱敷、針灸、按摩或者止痛藥物等使患者減輕疼痛。
1.3評價標準
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均患者進行打分,采取我院的自制調查表,分為三個等級,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值范圍0分100分,90分-100分為滿意,80分-89分為一般,低于8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選取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組間比采取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數據對比采用卡方檢驗χ2,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總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02%、80.00%,P<0.05,見表1。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是上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的病因,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其疾病的發生原因和發生機制均為多個方面,一般與患者平時的生活習慣、所處于的環境、患者的精神情況以及用藥、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各種因素具有一定關系[3]。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嘔血、黑便、惡心、嘔吐、反胃、腹瀉等,為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同時倘若患者是大量出血,則很有可能存在頭昏、乏力、暈厥、冷汗、心慌、四肢冰冷等癥狀,急性大出血可以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除了給予相應的治療,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穩定和康復。故本次對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迅速及時、準確的搶救護理,同時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方面進行干預,促進與患者之間的感情,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輸液的患者,醫護人員在患者輸液前詳細告訴患者每瓶藥液的功效及有可能出現的反應,不斷巡視病房,觀察患者輸液情況,及時更換藥液。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總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02%、80.00%,P<0.05。說明了對于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該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鄭云英.消化性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3):234-235.
[2]張靜華.優質護理在消化性潰瘍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2):155-157.
[3]付明霞,蘭云.精細化護理對消化性潰瘍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3):3759-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