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微創拔牙與傳統拔牙器械對下頜阻生智齒的治療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拔牙器械治療,實驗組患者進行微創拔牙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手術時間(35.22±2.53)min長于實驗組(18.39±1.21)min,t=25.375,P<0.05;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3.07%)高于實驗組(2.56%),X?=4.245,P<0.05。結論:對下頜阻生智齒患者行微創拔牙治療效果優于傳統拔牙器械治療,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微創拔牙術 傳統拔牙器械 下頜阻生智齒 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203-01
引言:下頜阻生智齒是臨床常見的一類口腔疾病,患者一旦患病通常會出現冠周炎或骨髓炎等臨床并發癥,對其生活有很大影響。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主要以拔出為基本治療方法,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傳統拔牙器械治療,這種方法治療后患者的傷口處于暴露狀態,容易感染其他病癥,而且患者的疼痛感也比較強烈[1]。研究發現微創拔牙治療效果優于傳統拔牙器械治療,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本次研究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微創拔牙與傳統拔牙器械對下頜阻生智齒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6例,女性患者為23例,患者年齡均在21-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43±1.14)歲,19例右側患齒,20例左側患齒。實驗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17例,患者年齡均在22-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03±1.16)歲,21例右側患齒,18例左側患齒。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對本次調查知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被臨床確診為下頜阻生智齒,且自愿接受本次調查。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無其他過敏史,均排除資料不完整或者中途退出者。經對比,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結果具有真實可靠性。
1.2方法:患者在治療之前都要攝入牙片,確定下頜阻生智齒類型與位置。治療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麻醉,選擇的麻醉藥品為利多卡因,濃度為2%,麻醉藥物起效后進行治療。對照組采取傳統拔牙器械治療,如果患者的阻力比較小,可將牙齒松動后拔出,若阻力大借助劈冠器將牙根分割,與此同時借助高速渦輪機與長裂鉆頭輔助治療,順利去除牙冠表面骨組織[2]。當阻力較大時,在治療過程中,要先磨去其牙冠阻力,將牙冠與牙根分離,使其形成單根,再利用微創拔牙方法繞著牙根對智齒進行切割,進而使牙周膜順利斷開,待牙根松動后拔除[3]。所有患者治療后都要對其創面進行清潔,然后將牙槽骨、黏膜的復位,縫合完傷口后再做好止血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抗菌和止痛治療。患者治療后在術后三到七天復診,一周后拆線,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4]。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有舌側骨板骨折、術中根折與鄰牙松動。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調查中所有的數據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對照組手術時間(35.22±2.53)min長于實驗組(18.39±1.21)min,t=25.3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對照組患者舌側骨板骨折3例,術中根折4例,鄰牙松動2例,并發癥發生率率為23.07%,實驗組患者僅有1例發生舌側骨板骨折,并發癥發生率為2.56%,X?=4.24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下頜阻生智齒是臨床常見的一類口腔疾病,患者患病時容易產生強烈的疼痛感。由于該牙齒的位置比較特殊,通常和鄰近牙齒的距離較近,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用到多個器械,治療難度也比較大[5]。研究發現微創拔牙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縮短手術時間,治療后患者的并發癥也比較少。本次研究結果:對照組手術時間(35.22±2.53)min長于實驗組(18.39±1.21)min,t=25.375,P<0.05;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3.07%)高于實驗組(2.56%),X?=4.245,P<0.05。與李軍紅、才裕濤對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研究結果相似:對照組手術時間(36.51±2.15)min長于實驗組(17.29±1.01)min,t=31.375,P<0.05;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0.07%)高于實驗組(3.16%),X?=4.045,P<0.05。通過對比兩組結果可知,對下頜阻生智齒患者行微創拔牙治療效果優于傳統拔牙器械治療,能夠縮短手術治療時間,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安全性極高。
綜上所述,對下頜阻生智齒患者行微創拔牙治療效果優于傳統拔牙器械治療,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映陽,杜勝男,呂宗凱.高速渦輪機頭和微創拔牙刀在下頜阻生牙拔除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上海口腔醫學,2016,24(4):489-492.
[2]劉琳,陳玉祥.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32):26-27.
[3]黃海,賴仁發,馮智強,等.微創拔牙術和傳統拔牙術對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6):805-806.
[4]李軍紅,才裕濤.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7):95-97.
[5]嚴偉一,許翔.錘鑿劈冠法與微創拔牙治療下頜低位阻生智齒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對比[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