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尕扎曼
摘 要:數學學科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現如今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改革也逐漸火熱起來。由于對小學數學課程的重視得到了日益加深,因此對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要求更高。事實上,每一節數學課中都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這只是課堂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需要學生學會如何將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這才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才是最大的。在小學課堂中,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促進學生課堂聽課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教學;生活化教學;任務型教學;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
一般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一直按照著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授課方式最大的缺點就是把學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師自己的思想圈中,而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情況以及是否有興趣聽課,使得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方式聽課,無形中使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受到局限性,學習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縛。而這恰好與如今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大相徑庭。所以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想要去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一、生活化教學,強化數學實踐
雖然說數學課本中例題都是一些從生活實際中提取的例題,經過一定的分析編成數學例題,但是由于數學課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生活中學生喜歡的事例并沒有加入到課本中,這就導致了數學課程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有局限性。而數學課堂應該是開放的,教師教學時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索精神。增強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下的解題能力與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例如,在教授“可能性”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積極將這一節課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這樣說:同學們,你們平時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去商場參加抽獎活動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可能性,或者說最常見的彩票,這些都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學生就會立刻有興趣接著聽教師說,這時教師就可以及時插入可能有關可能性的概念知識,學生就會一下子理解,并且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去應用。
二、任務型教學,明確學習內容
學生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聽課沒有目的性,雖然非常認真聽講,但是真正掌握的卻很少,課堂效率也不高,實際上這就是學習沒有任務性。任務型教學方式的有效地方在于可以將教師的教學目標變成學生的課堂學習目標,在完成教師的課堂任務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高效學習掌握知識。其實,由于一節課的時間非常短暫,學生的學習精力也很有限,所以學生需要有目的地去聽課。任務型教學可以將教學重點要點變成一個個任務的形式,可以很好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而不至于在課堂中盲目聽課,沒有學習的重點。
例如,在教授“解簡易方程”這一節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說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這樣學生就會立刻知道要完成的任務。當然解方程需要大量的訓練,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多準備一些題目讓學生去大量訓練。為了激勵學生,可以將這些題目變成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去完成,要求是做題的準確率,這樣可以刺激學生的做題興趣,當然也使得知識得到了訓練。
三、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知識
數學課堂本身就比較單一,而多媒體教學也可以很好地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小學數學課本中很多知識概念不容易講述明白,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又非常有限,難以在較短時間內聽明白。利用多媒體可以以豐富的視頻表現形式使學生理解透徹,并且彌補了單純使用語言的不容易理解的不足,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將教師講解的不夠深刻的地方理解明白,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度,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學習情況。
例如,在教授“軸對稱”這一小節時,課前,教師會先問學生一個問題:同學們,誰能說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或者是物體呀?學生都會很積極地舉手,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會播放課件,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想到的。這時候,課堂氛圍就很快活躍起來,同學們會七嘴八舌地議論。教師會接著說:那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本上是如何介紹軸對稱圖形的吧,這樣就能很好地與課本銜接。當然,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課堂展示,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四、互動式教學,集中學生精力
小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很強非常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并且教師要時刻注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可以在課堂中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與對知識的求知欲,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聽講。另外,需要教師積極研究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一些數學話題或者游戲之類的,與學生進行巧妙互動。
例如,在教授“觀察物體”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采用事例教學方法。在課前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大概十幾個正方體的小積木,教師可以將積木堆放不同的樣子,接著開始對不同方向的學生進行提問,將他們看到的圖像畫下來,并標明有幾塊。幾個回合結束之后,將小積木撤下去,我會畫一個圖形,讓學生猜測這樣的圖形可能會是有幾個小積木堆放的,接著讓這個學生拿小積木動手堆放,自己檢驗結果。這樣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具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有了很多互動,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總而言之,好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需要客觀地去評價一堂數學課的教學水平,必須從多角度去考慮,再結合學生的聽課情況,做出一定的評價,對班級學生的總體情況能夠有所了解。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堂中去,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再者,在這個發展快速的社會,教師也應該用多變的態度來應對教學,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順應時代潮流,積極發現適合學生的教學新方式,考慮如何才能更能受學生歡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在考慮到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監控能力比較差,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教學,把握住全局,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更好實現。
參考文獻: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
[2]李建祥.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