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代良
【摘? ? 要】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直接服務于學生的高考升學以及未來的就業發展等,因此打造真實有效的教學是教師必須要思考和做到的工作。基于此,本文著重探討了高中英語教學的方法策略,旨在提高教學的方法性和技巧性,拓寬知識傳遞通道,幫助學生早日形成英語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90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的學科,需要學生掌握書面書寫和實際會話這兩方面的素養,著重提升聽說讀寫這四個領域的英語水平與技巧。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推動了教師構建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的課堂教學的形成,將學科的特色與生活的特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因此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需要教師從做好提升學生學習激情和興趣工作為主要出發點,在此基礎上形成和運用趣味性、效果性與實用性兼具的教學方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教學準備
經驗豐富的教師往往不會打無準備的仗,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十分明顯,所以更加需要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就開始籌劃具體的教學策略實施方案。一方面,教師要備好課堂教學的思路和觀念。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于這堂英語課的期望和態度,并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要求、特征和目標融入方案制定中。同時,教師還要提前構思整堂英語課的推進思路,充分考慮教學的原則、理論和目標要求。另一方面,教師要備好課堂教學所需的材料。教師要將課堂教學中肯會要運用到的課件、復印資料、作業練習等都提前準備和檢查好,從而便于在教學的過程中隨取隨用,并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誤。通過這種縝密細致的工作準備,教師才能夠游刃有余地落實好具體的教學實踐工作。
二、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挖掘英語學科的特色
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對實現高效的教學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適合英語教學的情境是教師教學期望、學科氣質與教學目標方法的集合體,最能夠展現出英語教學的特征與優勢。另一方面,英語具有生活化和語言化的要求,在與之對應的情景中,這種特性才能更好地被發揮出來。因此一方面,在具體創設英語教學情境的環節中,教師應當形成一種整體化的意識,堅持在課堂導入、課程推進和最后總結等不同的環節中形成不同的特色情境。另一方面,教師創設情境的時候要緊密貼合英語學科的屬性,并用好各類輔助性的活動和道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形成濃厚的語言氛圍,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
英語作為一門非母語的學科,本身與學生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和隔閡。再加上長期以來教師堅持用中文開展英語教學,導致學生在英語思維發展上有所欠缺。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從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關注英語要點做起,以建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來彌補學生學習上的缺陷,實現高效的英語教學。首先,教師作為課堂上主要的發言者,承擔著大部分的語言講解任務,所以教師必須要堅持多英文少中文的講解風格,形成用英文書寫,用英文解釋英文,用英文翻譯中文,用簡單英文轉化復雜英文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中英語言轉化思維。其次,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用英文展開會話,就算口語表達能力很差,也要盡量避免用中文的思路來回答和思考問題。只有始終重視營造這種具有英語特色的教學氛圍,學生的思維才能在潛移默化間獲得轉變。
四、開展專題教學活動,實現難點的逐一擊破
高中英語大體上可以分為聽說讀寫四大板塊,板塊與板塊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由于每一板塊的內容都較多,課堂的教學時間又很有限,所以教師想在一堂課上實現對學生四項基本能力的提高往往是不現實的。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逐一擊破英語學習中的難點,教師有必要開展專題的訓練活動,按照不同的英語模塊來依次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舉個簡單例子,教師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專題的聽力訓練課,在課前的時候就從國際新聞、往年真題中收集和處理聽力素材,例如先將聽力文本中的重點詞匯挖去變為空格,形成一份填空形式的聽力材料。接著教師再在課堂上播放聽力,讓學生將缺失的單詞按照自己聽到的填上去,最后再對答案進行改正。然后教師再次播放聽力,讓學生脫離文本材料仔細聽,認真體會聽力發音中的細節和,從而改善自己的聽力狀況。
五、注重課堂內外的聯系,形成合適的拓展延伸
形成課堂內外英語知識相聯系的課堂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培養學生全球化的、現代化的發展眼光。比如在教學到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對文章中的文化遺產進一步的進行拓展介紹,并結合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和歷史進程來講解,激發學生的了解興趣,并有效地豐富文章中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在語法、詞匯、句式的講解環節中,也要積地參考英語的現代化發展進度,例如在針對某一具有多種含義的單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從國際新聞、英語書籍中找出與該單詞有關的句子,將最新最地道的該單詞表達習慣、運用模式帶到課堂上來,克服教材版本的落后性和單一性,提高學生的理解全面性和深度。
六、優化作業練習的形式,鞏固課堂教學的成果
一方面,教師布置的作業練習要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加強對語法、單詞學習成果的鞏固,有效地構建聽、說、讀、寫四個模塊的作業任務。同時,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任務還要形成一定的難度層次,滿足不同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基礎條件差異。借助這種方式,不同的學生往往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實現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針對學生面臨高考挑戰的需要,教師還要為學生布置不同地區的真題卷任務,鼓勵學生每周完成一張真題卷,再利用周末的時間總結整張卷子,認真分析自己錯題的原因,記錄下真題卷中的難點和要點。這樣,學生能夠早日熟悉英語考試的難度,并為如何做好考試時間、注意力分配的工作打好基礎。
以上的教學方法是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形成的,在遷移到其他的教學環境中時,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改造調整,使之更加適應不同的教學背景與目標要求。但無論如何,教師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定期的補充、創新和優化始終是保持教學活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時,教師要以構建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為主要出發點,結合學生在不同年級中的英語學習內容和考察標準,推動教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
參考文獻
[1]楊美華.職業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海外英語,2012(6):78-79.
[2]趙文芳.高中英語新課標下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