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芳
【摘? ? 要】信息技術手段整合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擴充課堂教學容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科學地將信息技術手段整合運用于口語交際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中,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 整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45
隨著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已越來越多地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融圖、文、聲、像于一體,使教學活動成為智能化的雙向教學過程,更能促進感知,調動情感,發展思維,可以產生在傳統教學中無法達到的知識表達及傳遞的效果,真正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一、利用語文和信息技術整合課的優勢創設情境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語文和信息技術整合課的優勢,創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并建構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觀點。
比如在學習《草原》這篇課文時,筆者先讓學生小組合作上網在“智慧課堂”的教學平臺找出各種各樣草原的圖片,找出《草原》的朗讀視頻,充分地創設了學習情境,激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然后再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課本,進入自主學習環節,完成學習任務單:概括課文寫什么?按照什么順序來寫?
再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在問題單上提出問題,上傳到小組討論交流區上,為了能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為了能更好地跟小組同學交流,學生更加積極地、深入地進行文本的閱讀,提出了問題: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這句話寫出了什么?跟作者的心情有關嗎?
二、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語言類科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改革對現代語文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誠然,人是社會動物,人們的生活需要交際和交往。而小學生的語文教育作為啟蒙教育,教師在語文教育中,應當改變過去僅重視閱讀、寫作的語文教育模式,積極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而在培養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達到提高學生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的目的。首先,在識字、拼音教學中整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準,全面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拼音教學中,可以巧妙地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一些識字學習軟件等,為學生進行很好的示范作用,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漢字發音,提高學生音準;其次,在課文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在課文教學中,尤其是一些優美的散文、詩歌等,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標準化的朗讀視頻、音頻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把握朗讀的節奏、語調等技巧,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促進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多樣化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于其他任何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特點是互交性。上語文課時,學生每人有一臺電腦,教師在教學生字詞時,可采用網絡廣播教學的形式進行教學,用聲音、動畫顯示生字的結構,讓學生一看即明白此字的聲母、韻母、結構、部首、字義等。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多層次活動,達到認知生字的目的。對個別仍沒有學會的學生可通過“屏幕監控”實施分組教學的辦法,達到個別指導、抽查的目的。有了這個互交性,就能及時反饋信息,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真正實施因材施教。
《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教學的難點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如何辨別障礙物和方向。如果單用語言描述難以使學生全面正確的理解。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將“蝙蝠(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出超聲波遇到障礙物立即反射回來”這一仿生學原理直觀地再現出來,圖文互補,增強了直觀性和形象性,有效地突破了難點。
四、在整合課堂中實現自主探究
在整合課堂上筆者充分利用“現代智慧課堂”信息環境,創建一個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網頁,讓學生在網絡中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輸出信息。例如,師生將搜集的材料放在網頁上,還可以超鏈接到互聯網,這樣學生也可以通過超鏈接查找相關的資料,拓寬學習的空間與渠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筆者還常常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學完《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后,筆者便布置學生通過超鏈接到互聯網上搜集有關“環境保護問題”主題的資料,并整理好相關資料,確定實地調查的地點、對象、內容,然后開展實地調查。最后完成一份調查報告,或者寫一份建議。當學生們被要求做出非常強烈的回應時,筆者就把全班分成八組。他們被要求使用各種渠道,如實地觀察、不事先通知的訪問、在線信息檢查和與環境保護模式的訪談。每一個小組要把調查的經過寫一份詳細的調查記錄,并把調查報告、建議書、調查記錄等上傳到班級的交流學習平臺上,最后在分享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這樣一來,就能鍛煉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收集整理信息、口語交際能力等綜合素質。
五、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對很多小學生而言,由于生活經驗不足,閱讀積累不足,導致在寫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將信息技術手段整合運用于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為學生營造寫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經典范文示例,讓學生學習優秀作文的寫作技巧、結構和方法等,提高學生在謀篇布局、寫作構思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總之,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是把握計算機多媒體進行小學語文輔助教學的契機,它既可以推進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優化教學過程,又能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邱冬梅.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作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