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松
摘 要:項目教學法是起源于德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將課堂教學內容整合分解為不同的項目,以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完成項目。教學的核心是項目,主要包括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評價。近年來高校計算機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和關注最受歡迎的課程,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鍛煉學生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的專業知識技能,以便學生能更適應當前信息時代,通過應用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不僅符合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有效地完善計算機教學體系,激活課堂活力,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學;項目教學法;應用
一、項目教學法研究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教師都在根據計算機教學的特點尋找最有效的計算機教學方法。什么是項目教學法?事實上,它是在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種計算機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合作。通過實施一個具體、完整、實用的項目,在該項目的工作過程中進行計算機教學。教學計劃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明確的完成時間和項目價值。此外,計算機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項目前的設計工作,并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工作,完成項目的實施和應用,計算機教師還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落實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項目教學方法,學生上課學習的理論基礎電腦知識付諸實踐,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此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掌握計算機知識。
二、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傳統
高校教學與小學、初中、高中教學有較大不同,其教學內容范圍更廣、難度更大,學生的自主性和知識儲備相對也更加充足。然而在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卻始終無法與高校教學特點相適應,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機械式教學法,課堂上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和“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狀態,而不注重圍繞學生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并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導致高校計算機課堂氛圍十分沉悶枯燥,學生很容易打瞌睡或走神,進而使學生陷入學習誤區,阻礙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2、教師教學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其教學能力與計算機教學質量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系。從實際情況看,當前教師教學綜合素質缺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師對教學工作不夠重視,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應用在科研實驗上,把課堂教學當作一項可有可無的任務;另一方面,計算機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知識的更新和變化頻率也比較快,而許多教師卻有著嚴重的“吃老本”現象,不注重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專業內容。導致教師教學引導作用被大大削弱,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學生自然也就不愿意配合教師,聽從教師。
3、實踐性教學不足
計算機類課程是一類技能型、應用型課程,只有在充足的實踐訓練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計算機水平。然而,當前大部分高校在計算機實踐性教學中都做得不夠好,過于強調常規課堂上理論知識講授,相關上機課程和實訓課程則比較少,同時各類計算機基礎教學設施也比較落后,無法為學生的實踐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持,導致計算機教學很容易出現偏差和缺失,學生也很容易出現“看得懂卻不會做”的情況,進而使人才培養與人才能力提高淪為空談。
三、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應用策略
1、加強基礎內容教學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基礎內容則是這一過程中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只有學生先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才能使教學項目得以不斷推進。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就要著重加強基礎內容教學,幫助學生做好項目學習各項準備。一是對于計算機編程、數據庫與網絡、硬件等重點難點知識,要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并組織相應的考核任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消化;二是在組織項目教學前要向學生介紹項目的研究環境、操作技巧、流程規劃等內容,使學生能夠提前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在項目過程中出現失誤和慌亂情況;三是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行引導糾正,指導學生逐步改變以往的應試學習方法,縮短學生對項目教學適應期,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項目效果。
2、精心設計項目主題
高校計算類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復雜,既有辦公軟件使用等簡單知識,也有代碼編寫、網絡維護等深奧知識。因此,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要精心設計項目主題,遵循趣味性與挑戰性相結合和理論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既可以在項目學習中學到相應知識和技能,也可以逐步培養自身的計算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如根據當前移動互聯網的計算機發展趨勢,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制作手機游戲”的項目主題,為學生布置編寫項目計劃書、設計游戲界面、編寫游戲代碼以及上架應用商店的具體環節,通過將完整的軟件開發流程融入到教學項目中就可以為學生的持續性學習指明前進方向,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逐步完善自身的計算機知識架構。
3、合理劃分項目小組
項目小組是項目教學法實施的基本形式,也是影響項目教學法落實情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劃分項目小組,注意每個學生之間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的差異,為學生營造出互幫互助的積極學習環境,并且要使每個小組之間的實力保持在同一水平,從而引導學生互相競爭,挖掘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如對于“制作手機游戲”這一項目,教師可以規定每組成員為3~6人,先由學生按照自身意愿自由分組,再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使每個小組內都有成績好和成績稍弱的學生互相搭配,而后為每個小組指定一位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并由組長對組員進行學習分工,將項目的各個學習內容分派到學生身上。
4、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是唯一的主體,而教師則擔任輔助性的角色。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尊重并保障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結果模式,指導學生在項目學習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空間和平臺,使學生能夠發散思維,不斷積累有益學習經驗。如在“制作手機游戲”這一項目代碼編寫環節,學生很容易遇到困難,不知道該選擇何種設計模式,不知道該如何適配不同手機的UI界面,這時教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應該指導學生到CSDN論壇、github社區等專業網站上了解其他軟件開發者的意見和經驗,并為學生下載相應的微課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在項目體驗中培養自身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5、多維評價項目成果
項目評價是項目教學法實施最終環節,也是教師總結教學過程與學生總結學習過程的重要階段。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改變以往“唯分數論”的評價方式,而是要從項目實施的具體過程出發,從不同維度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點評 ,使學生能夠清晰準確認識到自身學習中的優點與不足。 如在“制作手機游戲”這一項目完成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評和小組進行互評, 引導學生從學習者和參與者角度進行反思,而后,教師再根據項目反饋制定出評價表,其中包含學習態度、項目結果、進步幅度、項目問題等各方面標準,并依據這些內容給學生進行打分,對學生作出過程性評價,對于分數較高的學生和小組,教師要表揚和獎勵,并鼓勵其到講臺上分享學習經驗,對于分數較低的學生和小組,則要適當批評,指導其深刻認識到學習的薄弱處。
四、 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實施項目教學法有很多優點,但并不適合現如今的所有課程,不能將此課程盲目的運用到所有的課程當中去。首先應該加強教學法的實施教材,編輯出可以適合實施教材的項目教學法實施教材;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更新與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便完成項目資源共享,更好地完成項目教學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架構以及學習能力等進行分組。然后,依據學生的分組情況,分批次展開教學活動。
結束語
從本文中可以看出,本文將基于項目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高校計算機課程中。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此外,它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對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能使學生對未來的工作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華,付崢,張永.項目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3):197-198.
[2]李軍偉,姜學東.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7,32(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