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也在不斷改進。而近年來互聯網不斷的滲透到教育的各個層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互聯網思維有利于更好的完善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本文通過分析現代互聯網思維具有共享性、平等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探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互聯網思維可以通過培養高校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樹立新教育理念等途徑來進行。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和互聯網相伴而行的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也在不斷的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應該滲透互聯網思維。
一、互聯網思維的特點
(一)共享性
現代社會,生活在互聯網中的每個人被連接著,人們不只是互聯網信息的接受者,也還是互聯網信息的發布者。由此,生活在互聯網中的人們發布的信息也就成為了他人所接受的信息,這樣,人們也就能夠共享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因此,互聯網思維的一個特點就是共享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利用共享的思維。這種思維能夠更好的開放學生的思想,從而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分享。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平臺去及時的獲得學生的各種思想,并且能夠讓學生和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思想的共享交流。
(二)平等性
互聯網也是有許多的點所構成的,互聯網上的每個人都構成了互聯網上的一個點,由此形成了可以互通信息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每個點也就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現實生活中的人或許在地區、財產或者其他方面有差距,但是,在網絡中,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發布和接收信息的權利。在這種思維下,能夠更好的打破人們在話語權上的不平等,有利于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高校的學生在平等性思維中,能夠更好實現信息思想的分享,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去了解外界的信息,從而能夠更好的對外界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斷標準。
(三)多元性
互聯網的共享性使得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從而有利于打破地域和行業的壟斷,有利于各種信息的整合。信息的整合也就有利于形成新的多元化的信息,表明互聯網思維的多元性。這種多樣性,能夠更好的讓各行各業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每個人的思想都受到其所處于的環境的影響,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讓學生有積極的思想,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個目標是一個系統功能,目標的實現可以借鑒互聯網的多樣性思維,聯系影響學生的各種環境,對其進行整合和改進,從而實現教育目標。
二、互聯網思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
(一)培養高校學生的主流價值觀
互聯網環境是一種開放性的環境,互聯網上的信息也豐富多樣,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負面的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大多數處于價值觀形成初期,思想觀念易受外界影響。而一些不良的信息如網絡謠言、不良價值觀念等思想觀念易侵蝕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大學生群體如果缺乏科學的、非主流的價值觀引領,就會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價值判斷模糊、功利主義盛行、誠信意識缺乏、心理問題加劇等問題”。
因此,高校可以憑借互聯網思維來培養高校學生的主流價值觀。當代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高校思想政教育的工作者應該利用互聯網思維的共享性,用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高校學生,積極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高校可以通過官方的微信或微博等媒介平臺來規范各種思想,及時在平臺上推送正面的信息,并且讓學生能夠抵御有害信息,從而提高積極正面的“互聯網話語”的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力、滲透力,將互聯網思維貫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
(二)樹立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更多的是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收者而非主動學習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采用灌輸法的形式,未能跳出傳統的三中心的教學理念。而當代互聯網發展迅速,在教育方面也有重要影響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平等性的互聯網思維推崇的是平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應提倡師生平等的理念。在這種理念下,學生能夠自由的發表意見,教師也能夠通過學生所發表的想法及時的了解學生的觀念,并針對學生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想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這種理念下,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效率。
總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進一步的融入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在共享性思維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樹立主流價值觀念。通過互聯網來對學生思想觀念進行及時的收集整理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發揮互聯網思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周倩.互聯網思維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學教育(下),2018(12).
[2]白潔.互聯網思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19(01).
作者簡介:趙云,性別:男,湖北省武漢市人,1987年2月出生,學歷:本科。職稱:漢口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