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云

摘? 要:文章從雙師型教師內涵出發,以旅游類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資料研究和問卷調查法,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做調查,發現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以及應用研究是旅游類專業教師的弱項。行業企業發展和專業建設客觀上需要雙師型教師,學校政策制度對教師提高雙師素質既是一種硬性要求,也是一種鼓勵和支持,只有政策推進落實和教師自主行動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職業教育教師質量。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旅游類專業;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23-0158-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ers of double teache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of double teachers by means of data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applied research are the weaknesses of tourism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y objectively requires teachers with double divisions. The school policy system is not only a hard requirement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ouble divisions, but also an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On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and the independent actions of teachers are combin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words: double teacher; tourism majors; vocational education
引言
在國家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指導下,教育行政部門越來越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把雙師型教師比例作為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水平評價的標準之一,職業院校評定雙師型教師的資格條件也反映出培養和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更加注重教師的實踐性和科研效益。但是,目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素質結構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由于政策制度、體制機制和教師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雙師型教師數量和質量都未能充分滿足規模不斷擴大的職業教育。當前,多數職業院校教師專業教學中實踐操作技能不強,職業知識和企業實踐經驗缺乏的現狀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本研究以麗江師專旅游類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資料研究和問卷調查法對雙師型教師發展現狀、學校相關政策制度進行分析,發現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尋求優化雙師型教師素質結構的途徑,提高職業教育教師質量。
一、關于雙師型教師內涵的研究
雙師型教師概念針對職業教育教師普遍缺乏專業實踐能力和經驗的現狀而提出,雙師型教師素質能力與普通教師的主要區別在于雙師型教師更加強調教師的實踐技能。對雙師型教師內涵和標準的認識方面有多種說法,如“雙證書、雙職稱、雙能力”說(黃偉祥,2013)、“雙層次”說(張柏清,2008)、“雙領域跨界”說(吳全全,2014)。吳炳岳等
(2014:34)從復合視角把雙師型教師詮釋為“具有多重素質結構的技術技能教育者”。研究者主要從教師的素質、知識、能力、職稱、證書、層次、來源的雙重性來研究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對雙師型教師多元化的界定說明,目前尚缺乏對雙師型教師內涵和認證統一的標準和理論依據,由于對雙師型教師內涵理解和研究視角不同,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教師、 研究者對雙師型教師評價標準或資格認定條件的理解存在差異。盡管學界對雙師型教師內涵存在不同意見,研究者們都比較認同的是教師實踐能力不足,職業教育緊缺技能型教師。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雙師型教師隊伍中青年和高學歷教師比例提高,但雙師型教師比例以及高職稱雙師型教師比例仍然偏低,且地區和學校間不平衡,從高校畢業就到學校工作的雙師型教師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驗,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呈現多樣性(吳炳岳等,2014:72-79)。周衛東(2013)也指出雙師型教師存在認定標準模糊、構成單一、缺乏實踐經驗、應用研究開發水平低、培養制度不健全、評價激勵機制缺乏等具體問題。本校雙師型教師的現狀也反映出與其他地方類似的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結構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高職高專師范院校。2018年,本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4%,外聘兼職教師參與學校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有效促進專兼結合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的形成(張洪波,2019)。具體就導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英語等旅游類專業而言,專業教師以女教師、中青年教師、碩士研究生和中高級職稱的教師為主(見表1),其中,雙師型教師比例占專任教師的62%,比例高于全校平均水平,雙師型教師數量達到職業教育對雙師型教師比例50%的合格標準,但離70%以上的優秀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雙師型教師認定
學校認定的雙師型教師對象主要是專任教師。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學校認定的“雙師型”教師比例與持有行業職業資格證教師的比例一致,都是62%。這說明,目前在所有教師都有高校教師資格,大部分教師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情況下,學校認定雙師型教師的資格條件中,是否持有其他行業特許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證書這一條件對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定起決定作用,而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的教師只占38%。其次,近五年到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的教師只占44%,并且,近五年到行業企業實踐鍛煉累計時間6個月以內的占79%,其中2個月以內的占68%,半年至2年的占21%,其中有2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僅占5%,教師近五年到企業實踐的經歷和時間基本達不到職業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量化要求。此外,沒有教師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應用技術研究,且成果被企業采用,這說明旅游類專業教師應用研究能力方面比較薄弱。雖然大部分教師承擔專業學生實訓實習和技能比賽指導工作,但近五年62%的教師沒有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經驗,反映出教師在學生社會化過程中幫助作用不強的問題。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總體反映出教師對職業教育理解不透徹,實踐知識缺乏,職業能力不強,應用研究弱的特征。旅游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存在的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
1. 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質量有待提高。雙師型教師數量達到合格標準,但離優秀指標還存在差距,數量仍需增加。雙師型教師雖然持有其他行業職業資格證書,但有中高級職業資格證的教師少。
2. 雙師型教師構成單一。雖然學校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但評定雙師型教師對象主要是校內專任教師,不包括企業外聘教師。
3. 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不足。近五年中有兩年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很少,教師到企業實踐的時間較短,大多數教師到企業鍛煉時間在半年以內,其中2個月的最多,通過較長時間到企業實際工作獲得雙師資格的專業教師很少。
4. 教師應用技術研究水平不高,社會服務能力不強。目前沒有研究成果被企業使用且效益良好,校企合作研究項目少,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有待深入開展。
5. 學校對高職類專業教師的支持力度不夠,對高職類專業教師針對性的培訓少,考核和評價機制對教師到企業鍛煉的激勵作用不顯著。
6. 教師自主發展意識不強,到企業鍛煉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對專業和課程設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認識不到位,對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充分。
四、影響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因素
(一)行業企業環境
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及優化升級對人才需求發生變化,專業隨產業需求設置和調整、課程體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與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對接,培養服務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標要求職業教育教師適應產業轉換升級,更新學科專業知識和提高實踐教學能力,教師不斷面臨和經歷轉型發展。
以旅游類專業教師為例,部分教師經歷了從導游專業向旅游管理專業再向酒店管理專業,甚至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經濟類專業轉向發展的過程,部分英語教師也經歷了從英語教育專業轉向旅游英語專業轉型的過程。為了彌補職業領域知識和技能的不足,為了能夠勝任專業教學,旅游類專業教師先后到省內外旅行社、國際酒店和校企合作企業掛職鍛煉,從實踐中學習,使自己實現轉型發展。教師從企業學習到的服務技能和管理經驗滿足了專業教學的需求。由此可見,產業轉換升級要求專業調整,專業調整要求教師轉型,只有教師不斷學習才能滿足新型旅游產業所需的國際化技術技能型和管理服務型人才培養。
(二)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本質要求
職業教育致力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標準的對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和實訓實習活動的指導等等,都對職業教育教師素質能力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急需不僅專業理論知識扎實,而且專業實踐能力也強,能夠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學習、實訓實習、技能大賽和就業等實踐教學活動的雙師型教師,從而較好地實現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三)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政策制度
1.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和程序
本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程序先由教師自行申請,再由學校依據教育部教育司有關雙師型教師的規定和學校實際評定雙師型教師資格。由于教育行政部門政策文件中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較模糊,雙師型教師層次和能力水平存在差異。
2. 雙師型教師管理辦法
雖然教師到企業鍛煉期間學校保障其工資待遇,在其專業技術職稱評審量化評分中給予適當加分,評優評先中也不再受限制,但教學業績考核、年度考核方面的指標對在行業企業實踐鍛煉的教師不好量化,考核評聘和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制度對雙師型教師的激勵作用不顯著,教師通過長時間到企業實踐鍛煉而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的熱情不高,動力不足。只有教師聘期考核中必須有到行業企業鍛煉至少2個月的硬性指標對教師行動產生效力。另外,根據《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規章制度匯編下冊(2017版)》中“雙師型”教師管理辦法(pp. 84-85),雖然給雙師型教師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原則上要求雙師型教師指導實踐教學,但是學校認定雙師型教師后,缺乏針對雙師型教師的考核評價標準。當前學校主要側重雙師型教師的認定工作,而后續如何發展雙師型教師和發揮其作用的問題還有待跟進。
3. 教師培訓
教師轉型發展是目前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學校和學院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為加強本校師資培訓,提升專業標準化教學能力,在培訓機會和資金方面盡力給予支持,采取校本和校際培訓、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多種培訓形式,多批次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各種培訓,從師德師風、教育理念、教學理論、專業和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到實踐學習,致力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但針對專業特點的培訓少,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教師制度不健全,教師到企業鍛煉零散,企業未能給掛職鍛煉的教師安排實質和關鍵崗位,教師未能實際參與到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校企合作學院的企業教師和學校專任教師在課程或項目教學方面相對獨立,缺乏溝通合作。
(四)教師自身因素
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內在因素密切相關。依據學校政策,教師每年都可以申請到行業企業鍛煉,只要教師申請,學院和學校都基本給予同意批準,但教師主動申請到行業企業實踐鍛煉的不多,即使申請也是2個月左右累計式的占多數,時間較長的帶隊實習、跟班式、頂崗式的實踐學習方式很少。教師企業學習時間短,未能全面了解企業運作規律和掌握經營管理與服務的最新知識和技術,未能完整了解學生實習的全過程,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師缺乏生產實踐經驗和職業素質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問題的矛盾是即使學校政策鼓勵支持教師到企業鍛煉,但教師自主發展意識不強,主動性不高。教師長期以來重書本理論學習,輕實踐學習,興趣專長在學科領域,中青年女教師考慮家庭為先,到企業長期實踐工作的少,以短期學習的居多。總之,教師對學校轉型發展和自身專業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
五、發展雙師型教師的對策
(一)完善校企共育雙師型教師機制
建立有利于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質量的機制,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推進落實全員教師3-5年一周期到企業實踐制度,企業基于教師前期到企業實踐鍛煉的情況提供從服務到管理不同崗位層次職位的鍛煉機會。教師通過到企業接受培訓,提升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同時,教師發揮專業優勢,培訓企業員工,開發課程和教材,主持或參與校企合作項目和教學改革項目,發揮雙師型教師的實效性,真正通過產學研的方式,具備雙師素質,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二)完善教師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學校在教師考評和待遇方面實施傾斜政策,支持雙師型教師發展,使政策措施起到激勵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的通知(教職成〔2018〕1號)指出,“職業學校應當將參與校企合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內容,具有相關企業或生產經營管理一線工作經歷的專業教師在評聘和晉升職務(職稱)、評優表彰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對待。”并且,將教師到行業企業從業經歷納入教師考核的必要條件。
其次,完善教師招聘辦法,適當引進行業企業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企業一流人才充實到雙師型教師隊伍中。
(三)教師自主發展激勵措施
學校通過評價標準和待遇政策增強雙師型教師的吸引力,調動教師到企業實踐、進修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教師潛力,優化教師隊伍素質結構。第一、教師自身要主動適應新技術變革、產業結構調整和學校轉型發展,積極有效開展地專業教學。第二、教師要找準專業發展和研究方向,努力通過自學和培訓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或者積極申請到企業鍛煉,通過企業實踐獲取本專業實際工作經驗,達到雙師資格認證條件。第三、主動承擔應用技術項目研究,提高研究成果轉化和服務社會的效益和能力,主持和參與教學改革和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以及校企合作項目,在教育教學改革和項目課題研究中提高科研水平,起到骨干、帶頭、示范和引領的作用。
六、結束語
在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評定條件入手,引出本校旅游類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對影響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內外部因素進行分析。針對目前雙師型教師專業實踐能力較弱的現狀,筆者認為提高職業教育雙師素質的關鍵在于推進落實支持和激勵雙師型教師發展的政策。鑒于本校實際情況,提出從校企合作、教師管理、教師自主發展三種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對策,從而解決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規章制度匯編下冊(2017版)[G].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7.
[2]黃偉祥.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7):63-66.
[3]吳炳岳,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標準及培養模式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4]吳全全.教師內涵及能力結構解讀職業教育“雙師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211-215.
[5]張柏清.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的職業技能及其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9):75-78.
[6]張洪波.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9)[R/OL].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官網,2019-4-22.http://www.lj-edu.cn/info/1195/6375.htm.
[7]周衛東.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索[J].教育探索,201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