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鵑
摘 要:本文中的地理教學有效性,側重創(chuàng)設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和合作性的高中地理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地理學習方法,提升地理學習能力,獲得地理學習的成就感和獲得感,促進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三地理;實踐教學;教學策略
高三是學生地理學習的沖刺時期,也是教師教學最為關鍵的階段。在此階段,高中地理教師不僅要深入掌握地理教材內容,更應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提升他們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為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識,運用地理知識,提升他們的地理學習能力。
一、運用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知識理解力
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構建學生常識認知與高中地理知識之間的連接,降低高中地理教學的坡度,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探索地理知識,認知地理知識和運用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這部分內容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實驗教學法開展授課,讓學生通過所觀所感,運用實驗現(xiàn)象,構建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連接,提升學生高中地理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執(zhí)行。首先,準備實驗器材。高中地理教師可以準備泡沫、硬質棍、棉布以及足量的沙子和水。其次,創(chuàng)設實驗問題。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地理問題:你們探究運用何種手段,讓更多的沙子保存在泡沫上。再次,構建地理知識的連接。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說:“你們可以以此探究保持水土的方式!”最后,展示探究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小嬋積極地舉手說:“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及聯(lián)系課本知識,我一共探究出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在泡沫上固定更多的棉布。因為植物具有加強的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合理植樹種草,制造更多的‘棉布’保持水土。第二種方式,減小灑水量。因為只有將更多的水潑向泡沫時,泥沙才會大量的從泡沫中流出。因而我們可以修建水庫,將更多的水儲存在水庫中,減少“潑向”泡沫中的水。”高中地理教師運用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不僅降低學生的地理學習坡度,而且讓整個地理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和延伸性,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聯(lián)系能力,提升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力。
二、翻轉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具體包括教學主體的翻轉、教學時間和空間的翻轉以及教與學次序的翻轉。它的優(yōu)勢在于讓學生掌握知識的主動權,及時發(fā)現(xiàn)在地理學習中的問題,增強地理學習的目標感和針對性。與此同時,高中地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地理學習狀況,適時地采用合適的方式開展地理教學,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精準性,促進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講授《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部分內容時,高中地理教師采用的是教學主體的翻轉,即讓學生充當“課堂小老師”的角色,讓學生講授已掌握的地理知識,及時反映地理學習問題,從而增強教與學的針對性。教師簡要介紹教學的整個思路:首先,教師引導學生以列提綱的形式,對整體內容進行梳理。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進行分類,比如,可以將這部分學習內容,分為可理解的部分、似懂非懂的部分以及完全不懂的部分,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找出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共性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因為本節(jié)的內容較為簡單,因而大部分的學生可以掌握本節(jié)內容。教師簡要介紹學生的學習成果。小冉說:“我根據(jù)本節(jié)內容的小標題,將本節(jié)內容分為以下三部分,人口因素;資源與環(huán)境因素;整體性戰(zhàn)略……”教師通過運用翻轉課堂授課,給予學生充足的施展他們學習成果的空間,讓他們的學習更具有條理性,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
三、運用合作教學,提升地理學習全面性
地理內容相對復雜多樣,對高中學生的地理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增強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全面性。
例如,在講授《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相互探討,提升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在開課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你們可以分別從人口、環(huán)境、資源以及政策等角度思考!”通過和學生的交流,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方面,環(huán)境。珠江三角洲農業(yè)基礎好,瀕臨港、澳、臺的經(jīng)濟輻射范圍內。第二方面,人口。珠江三角洲人口眾多;第三方面,政策。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受到相關經(jīng)濟政策的支持。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法,教師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提升學生思維方式的全面性。
總而言之,在提升高三地理實踐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為參照點,以學生的興趣作為著力點,創(chuàng)設具有時效性、啟發(fā)性和科學性的高中地理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獲得地理學習的成就感,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猛.淺談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03).
[2]緒萬兵.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教書育人.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