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流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德育工作被擺在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時刻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是確保學校德育工作順利實施的有效途徑。然而,用力工作只能合格,用心工作才能優(yōu)秀!要真正落實德育滲透,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讓學生真正的從內(nèi)心出發(fā),感受德育的重要。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我認為,德育滲透,應從“心”開始。
細心聆聽,用心了解,以小見大
以手機管理為例,學生手機管理難是目前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學生手機進校園的問題,是每個學校領導不得不面對的。那么,如何做才能讓學生、家長意識到手機進校園的危害呢?2018年3月下旬我便處理了這樣一起事件。
某一天上午,我正在會議室開行政會,這時候九年級(2)班的班主任羅老師推開辦公室的門,氣呼呼地說:“王校長,我沒有辦法了。”我還來不及開口,羅老師便將他沒收本班一位李姓學生手機的事情一股腦說了出來。羅老師說今天上課時,他沒收了班上一名李姓同學的手機。李同學不但不交,反而還質(zhì)問他帶手機違反了中學生守則哪一條哪一款,甚至用人身安全威脅羅老師。羅老師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但李同學就是不上交。之前其他老師也曾因手機一事到羅老師那里投訴該生。羅老師多次找家長溝通,但是家長卻并不認同,并讓孩子不要交手機,如果老師強行收繳就讓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羅老師表示實在沒有辦法了,要么開除這個學生,要么換掉他這個班主任!
我細心聆聽了羅老師反映的情況,當即決定中斷行政會議,先幫助羅老師處理這件可能導致學校和家庭產(chǎn)生強烈沖突的事件。在用心了解該學生的家庭背景及既往經(jīng)歷后,我意識到這個學生是個特殊的孩子,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行為表現(xiàn),均有不良之處。更為重要的是,該生因家境富裕,偶爾還送給班里其他學生一些物品,宣傳一些江湖之道。這樣發(fā)展下去,不光是手機的問題,學習成績也無法得到保證,甚至連這個班的孩子都會形成錯誤的“三觀”。
面對如此難題,我沉靜片刻,心中盤算出一個完整的系列計劃,決定按如下步驟,徹底解決“手機鴉片”帶給學生和學校的困惑。
1.查案由,撫老師,定方案,平事態(tài),有效化解了師生之間的矛盾。我先通過細心聆聽羅老師反映的情況,開始了解整個事件的過程,明白了事件的真相,心中也做了責任的劃分:學生頂撞老師,并揚言要“收拾”老師,這是學生的不對,家長無限縱容孩子且有不當“三觀”的言論引導,這是家長的問題,老師當眾毀掉學生的手機,這是班主任的責任。再逐步給羅老師做工作,先肯定了學生的不對和家長的不對,對羅老師的嚴格管理提出肯定。但同時也提出: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過于情緒化,而當眾毀掉學生手機的做法,不夠恰當。冷靜后的羅老師也表示接受。最后,我提出羅老師要以大局為重,能夠約談家長,并向家長為毀掉手機一事道歉,同時提出照價賠償?shù)恼埱螅▽W校和羅老師各自承擔50%的費用,學校負有對班主任監(jiān)管的過失責任),羅老師沒有異議。
2.巧引導,善批評,引根據(jù),創(chuàng)和諧,讓學生和家長從內(nèi)心真正認識到了問題的錯誤。事后李同學在爸爸的陪同下,到我辦公室承認錯誤;我立即邀請班主任羅老師到來,參加此次事態(tài)解決過程,并根據(jù)羅同學的日常表現(xiàn)和本次事件性質(zhì),和羅老師一起對他進行教育:首先,讓李同學針對自己對班主任過激的言語和行為,向班主任道歉;然后我和班主任一起,針對李同學的日常表現(xiàn),逐條進行教育。在我和羅老師有根有據(jù)、引經(jīng)據(jù)典的教育下,李同學徹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以后絕不再發(fā)生此類事件,并會主動幫老師教育其他同學遵守學校規(guī)定。
3.借東風,發(fā)倡議,禁手機,凈校園。我借助此次事件,對全校學生的手機管理問題進行了全面治理。召開各學部德語負責人會議,強調(diào)“禁機行動”重要性,并發(fā)動《致家長的一封信》倡議活動,呼吁家長投入到“禁機行動”中來。之后,由各學部班主任組織觀看、傳閱,并寫出觀后感、讀后感。還召開了“拒絕手機誘惑,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的主題班會,并在學校醒目處的宣傳欄中,出版“手機對學生的危害”主題欄目。號召各班出一期“我要拒絕你,可怕的手機”黑板報。通過全方位的宣傳和行動,借助此次事件,是的較為棘手的“手機進校園”的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當校園德育問題發(fā)生時,我們只有細心聆聽事件的經(jīng)過,用心了解事件的緣由,深入調(diào)查研究,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關(guān)鍵,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耐心處理,愛心付出,懷抱一顆責任心
以學校常規(guī)管理中的班級管理來說,班級管理是德育滲透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德育教育離不開班級管理,管理班級就猶如運籌一堆沙子,如果不做處理,那么這堆沙子就永遠是一堆散沙。如果處理不當,那么這堆沙子就有可能變成“沙塵暴”。嚴謹?shù)陌嗉壒芾頌樾纬闪己玫陌囡L打下基礎。班級只有具備了健全的體制,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班風,才能形成優(yōu)良的學風,進而保證大部分同學順利的成才,德育便能有效的滲透其中。而對于班級管理,我們則需要擁有一顆愛心,付出一顆耐心,懷抱一顆責任心。對此,我校的優(yōu)秀班主任常老師有著深切的體會。
在建班之初,常老師發(fā)現(xiàn)有少部分學生從過去就養(yǎng)成不受約束,不遵守紀律的習慣,在一個新環(huán)境中,這種不良習慣會在短期的潛伏,過后逐步暴露出來,于是她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把問題消滅在初始階段。同時,她還細致耐心的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和進步,大力表揚后進生,讓他們在表揚中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班會課上,常老師向?qū)W生介紹學校近幾年輝煌的高考錄取情況以及往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驕人的成績以及他們在學校學習期間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這些信息不但讓新一屆的學生對學校和老師產(chǎn)生了信任,對學哥學姐產(chǎn)生了敬佩,同時也對自己的高中學習產(chǎn)生期待和向往,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常老師利用這個契機,逐步在班上加大宣傳氣氛,形成輿論:這些輝煌成績的取得,都有賴于班級規(guī)章制度做保障和個人高考目標的樹立。她的這種對學校、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贏得了全班同學和家長及學校的認可。
和責任心從很多方面做出努力。如:積極組織班級學生參與學校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利用網(wǎng)絡技術(shù)和網(wǎng)絡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滲透德育教育。常老師引導學生從網(wǎng)上獲取優(yōu)質(zhì)豐富學習資源,并通過向?qū)W生發(fā)送積極向上的網(wǎng)絡資源。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同時積極勵志的信息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成為一個有著高尚品德和堅強意志力的人。
常老師的這些做法,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所擁有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這些都為德育的有效滲透打下了基礎。
德育教育任重而道遠,德育的滲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種日積月累,是一種厚積薄發(fā)。古語有云:“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只有從“心”出發(fā),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