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也迎來了在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運動當中,提出了加強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要求必須要重視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這不僅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小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核心素養的主要概念,從課堂教學設計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等課內外教學實踐方法中,總結出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具體策略,從而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實質是通過加強學生在生活和學習工作當中需要具備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實現終身發展并且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品格。根據相關權威研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表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需要以全面發展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方面進行補充完善。小學科學作為學生培養科學素養的主要方式,必須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加強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且不斷進行實踐創新,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一、精心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為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精神就必須要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并且不斷加深學生的認知程度,使學生能夠將科學知識和相關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形成自己的價值標準和思維方式,如理性思考、深入探究以及懷疑精神等都是小學科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學生融會貫通的主要思想。因此為了培養好學生的科學精神,教師在設計科學課程教學方案時需要精心琢磨,將一些具有典型探究性的活動案例融入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從案例中找到存在的疑惑和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參與科學活動當中,讓學生按照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且進行實踐檢驗[1]。在得到最終的實驗結果后教師再根據學生課堂內的表現對課堂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能夠自主體驗科學活動的奧秘,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僅如此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批判和質疑各種方案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因此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主要設計人員,一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內的參與程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二、?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學習
1。在自主學習中養成樂學善學和勤于反思的習慣
要提高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就必須要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幫助學生養成樂學善學和勤于反思的學習習慣。首先自主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管理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在學習上建立高效的學習方式。不僅如此,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充分了解和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斷挖掘出自己的學習潛力和創造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而樂學善學則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發現科學信息和知識的趣味性,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學生除了要自主學習,找到自己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外,還需要不斷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思考,對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以改進[2]。
2。在網絡與數字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中培養信息意識
現代社會屬于信息化時代,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必然要接觸到網絡與數字化教學環境。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時代網絡和數字教學的便捷性,通過網絡設備可以獲取多種信息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知識積累和補充。教師可以將網絡和數字化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使學生體會到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信息意識得到增強。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輔助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拓展,豐富學生科技拓展的實踐方式,加強學生的科技創新和信息補充能力。
三、在課內外科技活動中進行實踐創新
學生除了要掌握課堂內的科學知識和相關信息以外,也應該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科技活動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新并且從意識層面上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內外各種科技活動能夠鍛煉小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現實反應能力,引導學生在真正的實踐活動當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能力,樹立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信息理念[3]。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時必須要抓住科學教學的重點,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并且不斷進行實踐創新,使學生能夠在精心設計的科學探究活動當中得到進步,同時自主參與到各種課內外科技拓展活動當中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其他素養,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核心素養體系,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吳書正.?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科學態度養成策略[J].?神州,?2016(35):37-37.
[2]田玉梅.?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169.
[3]張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v.4(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