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喜? 閆成文
摘 要:高中物理課程中,涉及的概念和實驗方面的內容相對抽象,部分學生對概念和規律性的內容理解較差。應用導學案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導學案預習后,更加容易掌握將要學習的新課中有關的內容。對于部分更深層次的、相對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導學案進行新課預習的引導,在實施的過沖中有很大的難度。微課的主要實施方式是通過視頻展示新課教學的有關內容,主要用于新課學習的情境建立,更容易更直觀展現規律性的教學內容。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一般會采用導學案與微課融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在深入研究導學案與微課的相關理論基礎上,探討性提出導學案與微課融合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導學案;微課;高中物理;數學模式
一、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目前導學案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1],學生可以在學習新課前通過教師提前下發的導學案進行新課預習,對所有的新課內容進行大致了解,帶著一定的理解和疑問進入新課的學習環節。學生提前把在預習中發現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指定渠道反饋給教師,教師匯總后確定在課堂上應該重點講解內容。微課教學主要工作在于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前觀看后,通過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當面討論,有助于提升課程學習效率,增加課堂上師生交流和互動的時間。教師對于微課的制作主要依據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如何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等方面內容完成,有助于學生在課前對重點和難點建立初步的認識,提升高中物理課程學習的興趣。
導學案與微課進行充分的融合,形成高中物理教學中更先進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學生通過導學案與微課結合的模式自行自主學習的過程,充分注重了物理課程學習過程中思維探索和科學思維建立的方法。微課的時間短,對所學內容針對性強,形式比較靈活;導學案直接呈現了學習的目標和重點難點,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注重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教師在課前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導學案制作[2],同時應根據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制作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學生在進行新課學習的預習過程中,根據導學案的進度指引下載微課,完成導學案中的微課導學內容。學生在新課學習前,順利完成導學案和微課的啟發性引導,可以對所學新課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便于在課堂上進行充分討論,增強課堂互動,提升課堂學習氣氛。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與微課融合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對新課教學目標進行深入分析,確定課堂教學所講解的內容,同時分析學生的多方面特點,以學生對新課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作為切入點。確定教學方案后,根據教學方案設計和完成導學案,微課的制作環節。在使用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了解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大致掌握情況,同時引導學生對新課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自主的輔導性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來講解或展示導學案難以直觀呈現的教學內容[3]。導學案一般是一個引導的過程,指導學生完成新課學習任務的預習,主要指導學生在新課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時的先后順序,主要一點是指導學生進行微課學習的時間點。導學案可以啟發學生,使學生自己對所學新課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但也同時存在缺點,例如抽象的概念、實驗性的內容不容易清晰的展現給學生。這些內容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結合動畫模擬、分解等方式更加直觀的展現出來,展現的同時要配合教師講解和文字注釋,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在導學案的制作環節,要有解釋性、說明性的內容,指導學生學習微課的時間和內容,以及通過微課學習要達到的效果等。同時可以用導學案補充微課中無法涉及的相關內容,由于微課時間段,導致微課的描述內容有限,大量的分析部分內容無法通過微課的形式展現,可以通過導學案進行補充。
高中物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構建科學并且完整的評價體系對導學案與微課的融合效果進行全面的評測。根據教學效果,學生成績,教師及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給出改進方案的指導性建議。積極開展教師間的研討活動,針對導學案與微課的融合效果進行有效改進和提升。進一步完善導學案和微課的選材角度和選材準確性,避免導學案與微課的融合教學形式化,導致其不能發揮降低高中物理學習難度的作用,影響教學效率效果,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應建立完善的監督體制,對于導學案與微課的融合教學實行全面的監督指導,促使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教學在規范化的條件下進行,充分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在高中物理新課程體系,正在逐步向注重學生學習和運用能力方面轉變[4],充分注重學生在綜合能力上的提升。課前積極組織學生,充分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導學案和微課完成新課的預習任務,為課堂討論、團隊合作等互動環節提供充足準備。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前提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領悟程度,同時更多的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學生在綜合能力方面提到有效提高。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教學的模式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5-6]針對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教學,高中學校應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的教學管理體系,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同時應建立相應的考核體系,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
結語
高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與微課融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導學案與微課融合的教學方法,可以降低高中物理課程講解、學習的難度,有助于教師和學生更好的完成教學和學習的任務。高中物理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導學案與微課融合模式進行改良和優化,進一步提升該模式運用效果,逐步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張雄.導學案與微課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J].讀與寫(中旬),2016,13(11):383.
[2]劉艷斐,乜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2):61-6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2.009.
[3]譚慧明,畢鑒宇.基于導學案與微課整合的高中物理教學探索——以《動量定理》導學案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7):45-47.
[4]宋文平.淺析微課與導學案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18,(37):167.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37.155.
[5]譚慧明, 畢鑒宇. 基于導學案與微課整合的高中物理教學探索——以《動量定理》導學案為例[J]. 教育信息技術, 2017(7).
[6]張縣菊. 基于“導學案與微課相融合”的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J]. 英語教師, 2018, 18(17):38-44.